<
老板這麼說了,張老板也就心裏有了底,別的事兒也不是他該考慮的事情,痛快的答應了下來。
葡萄園的投資也不算大,這會兒建個萬畝基地也就是一兩千萬的事兒,大頭還都是人工成本。
史密斯在關外搞了個五個農牧場也不過投了三千來萬,這東西是搞起來容易發展難,後期的持續投入才是大頭。
有紅梨公司的國際農貿交易市場還有超市公司在,怎麼都虧不著。像張永光說的,大不了賣葡萄嘛。
張老板興衝衝的走了,張彥明這邊給姚總編道了句歉,開始和他聊起來。
找姚總編過來,主要是為了那個兒童文學童話故事征稿的事兒。
六月份的時候,編輯部這邊已經進行了首批投稿征集,經過兩個月五輪的投票選擇,現在名單已經出來了。
如果不是因為孫紅葉生孩子耽擱了一下,這會兒應該都已經對外公布了。
之所以搞了兩個月五輪投票,是因為張彥明沒按照業內的規則來。
一般這種事兒,肯定是請一批國內的知名作者作家兒童工作者,大家找個酒店,好吃好喝好玩的娛樂半個月一個月,然後各自從投稿中推薦幾份,意思意思舉舉手就定下來了。
這裏麵用時最多的其實是拉關係搞溝通,各路神仙各施手段,然後出結果。比的就不是品質,而是人麵兒。
這是一個完全壟斷在一些人手裏的平台。
張彥明這邊走的不是這個路子,也沒請什麼專家學者大家,而是找的民間評委: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。
主要還是自家員工的孩子和所在學校,楓城基金這邊給了些實物讚助,學校安排時間讓孩子們以課外閱讀的形式進行閱讀投票。
全國一共有三十所幼兒園,五十多所小學,二十多所初中師生參與了此次評選。
本次評選分為三個賽組,幼兒,少兒,青少年。分別設了十個獎項,每一組獲獎作品共計三十部。
這些獲獎作品將以合刊,畫本和書籍的形式投向市場,並進入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的圖書館讀書角。
等明年第二屆大賽的時候,還會根據這一年之中的銷量來決定上一屆其中一部分作品走出國門,翻譯成各種語方推向國際市場。
張彥明一直不明白,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隻能看一千零一夜和伊索寓言格林童話,從小到大都是看國外的東西,而我們自己的都是不堪入目的粗製濫造。
所以就想試試,看看能不能有所改變。反正也就是花點錢嘛。
讓孩子們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是他的想法,小孩子不會說謊。
其實咱們缺少的不是作者和作品,而是生長的土地。國內在這一塊都是鹽堿地。
“九十部作品,名單在這裏,樣書已經出來了。”姚總編拿出文件:“這是目錄。”
“刊號什麼的都搞定了?”
“嗯,咱們社本身就有出版權,兄弟單位又支持了一下,現在手裏有幾個刊號可以用,如果不夠可以同兄弟再協調,這方麵到不是大問題。”
國內的出版管理比較嚴格,製度極其複雜,書刊號的管理上更是錯綜複雜,真的是一號難求,資源都被鎖定在一個小圈子裏麵。
好在這會兒已經允許少數民營出版公司有一定的出版權,而楓城又在國內控股參股了一些大中型報紙期刊,再加上張彥明的人麵關係,轉型改號隻是一些手續上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