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“其實不隻是格致,現在國內大部分電器廠家的運輸也都是我們占大頭,主要就是方便,必竟我們覆蓋全國,安全上也有保障。”
“為什麼物流的價格可以比別的公司低?”
“因為我們不用計算返程空跑啊,這是運輸業不容忽視的一塊成本。
我們到處都有物流中心,不管是從哪裏到哪裏都可以隻計算單程,隻是因為不好把價格壓的太低,所以就隻便宜了一點而已。
如果有必要,我們現在可以把運輸的價格直接攔腰砍斷,但那不是什麼好事兒。”
“那,司機太辛苦了吧?雖然車不存在空跑,但是也不一定就有原路返回去的貨呀。他們出來一趟不是要很久也回不去家?”
“也不是,如果返程的貨物不足車是不用馬上返程的,司機坐火車回去,車就登記一下扔在這邊了,貨攢夠了這輛車優先發。
咱們有這個規定,如果是路途太遠的,比如從冰城到羊城,一路上是換人不換車,大家都不用那麼辛苦,接力往下走。”
“哎喲,那也就是你們能這麼搞了,聽著是不錯,背後要求的東西太多了,現在的物流可達不到。”
“總會達到的,模式擺在這裏,總會有人跟上來。而且慢慢隨著市場的發展,物流會更專注於長途重貨,慢慢會退出短途零旦市場。”
“嫌利潤太少?”
“不是,是要給其他的中小型公司留口飯吃,事情做的極端不好,好事也能變成壞事兒。以後會更關注大型客戶市場。”
“以後的運輸可以走空運?”董娘娘皺著眉頭想了一下抬頭問。
“大批量也不是不可以考慮,不過平時還是老老實實走汽運吧,咱們自己係統有內部價格,成本會壓下來一塊,比空運劃算太多了。
必竟那玩藝兒一腳油門五萬塊不是說著玩的,電器用空運實在是有些不太劃算。我搞航空運輸主要是針對鮮活商品這一塊。”
“我們以後是用什麼機型?”朱董問了一句。
“訂了十五架747-400改,全貨,以後看情況增加吧,可能會添點小機型。這家夥有點太大了。”
“咱們不打算走民航?”董娘娘問。
“暫時不考慮。”張彥明搖了搖頭:“不可能把事兒都做了,也弄不過來。以後如果切實有需要的話,可能會考慮由振華這邊入股的模式。自己不搞,麻煩。”
“張先生您,對以後的格致有沒有什麼指導?”朱董是搞技術出身的,腦袋裏也是這方麵想的比較多一點。
“談不上,這方麵我是個外行,在咱們整個楓城係統內都不會出現外行指導內行的事情。不過,想法肯定是有的。”
張彥明想了一下,說:“談不上指導,就是我的個人想法。質量是企業生存的關鍵,這方麵要嚴格,要不斷加強。
再一個,要加大研發力度,節能,環保,靜噪,智能,這是以後的方向。研發上不要小氣。
還有就是家用中央空調這一塊也要抓緊布局,水冷風冷都要搞,都要硬,需要什麼就找我,我來做後勤。”
幾個高管都記了一下,朱董又問:“本來我打算近期去小腳盆參觀學習一下,取取經,想試試能不能從那邊弄點技術回來。
您也知道,現在空調技術相對來說是比較成熟的,不管是技術還是工藝上,小腳盆都走在了前麵,咱們現在想追趕隻能從引進入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