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冥界。
鎮元子恭敬的走進輪回殿中,對著上麵雲床上的人拜道:“貧道鎮元子見過娘娘,娘娘萬安!”
“道友不必客氣,請坐。”
鎮元子坐下,開口:“貧道冒昧打擾,娘娘恕罪。”
後土淡笑道:“無妨。不過道友平日裏隻在五莊觀納福,突然來我這裏,定然不是為了閑遊。有什麼事,盡可直說,能幫的上忙,本宮也不會推辭。”
“多謝娘娘好意,貧道今日前來,是尋娘娘點撥證道機緣。”
後土雙眉一軒,淡淡道:“道友說笑了,你曾三次聽道紫霄宮,證道之法早已了然於心,我哪有能指點你的?”
鎮元子笑道:“娘娘是混元大羅金仙,又和貧道同修土之大道,是大道先行者,貧道望塵莫及。如今道途受阻,蒙陛下指點,言吾之機緣在於娘娘處,想必不會差了。”
“哦?是天帝指點你來尋我?他親口說我這裏有你的成道機緣?”
“這倒沒有。”鎮元子略微遲疑,“陛下說,道同者可為謀,我之機緣在於修土之大道之人處,我縱觀三界,修土之大道者不知凡幾,但以娘娘為最高峰,所以冒昧揣測,陛下所說的人就是您。”
後土笑著搖搖頭:“那道友應該猜錯了,我這裏並無你的機緣。你修元神之道,我法則煉體之道,雖都是土之大道,但方向南轅北轍,方法也毫無共同之處,你來我這裏尋求機緣,豈能有收獲?”
鎮元子不信,以為後土不願告訴自己,誠懇下拜道:“若是連娘娘都無法指點貧道機緣,別人就更不可能了。請娘娘大發慈悲,賜我成道機緣,鎮元子感激不盡。”
後土輕笑一聲:“道友這是強人所難,本宮才疏學淺,雖然僥幸先走一步,也不過仰仗盤古父神遺,哪能指點道友證道?”
“這……”鎮元子見聞言,心中也開始嘀咕起來,難道真的是自己猜錯了?可天下修土之大道者,除了後土娘娘,還有何人能比自己強?要是真有證道機緣,人家自己就用了。
“道友不妨回去仔細思考,若實在無果,何不上天去向陛下問個清楚?”
鎮元子心中開始動搖,也不知後土是不是真的有證道機緣,不過人家不說,那死纏爛打也不是他的性子,隻好怏怏而回。
東王公在天上看到這一幕,頓時搖頭失笑,鎮元子就是太老實了,被人家三言兩語忽悠走。
他也不想想,就是真有證道機緣,能這麼隨便的就給他麼?參考下那些聖人弟子們,哪一個不是經過重重考驗,三跪九叩才得到一個聆聽大道的機會,更何況是這種事關混元大道的機緣?
搖搖頭,東王公不再關注,各人有個人的緣法,鎮元子不是小孩,他能提點一句就不錯了,要是抓不住,就是說明他機緣不夠。
注意力轉移到眼前的魔猿心髒之上,隨著一點點的吸收上麵的鬥戰法則和精血,東王公身後漸漸浮現七尊法相,每一尊麵相都和他一模一樣,隻是神態各異,有的怒目金剛,有的智慧靈巧,有的氣動山河,有的生機無限。
他一邊感悟著法則印刻過程中的種種變化,一邊拿出一本玉冊,封麵上四個大字:彌羅武經。
翻開玉冊,東王公提起禦筆,以先天道文在書中筆走龍蛇,每寫一個字,冥冥中都有雷霆炸響,筆落驚風雨,字成泣鬼神,天地為之失色。
可惜這變化都是悄無聲息中發生,被東王公以高絕的修為掩蓋,外人暫時察覺不到。
須彌山,佛首因陀羅曆經三萬七千載在須彌山之巔開辟出光暗曼荼羅界,又建殊勝宮,西方教弟子早晚朝拜,共尊萬佛之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