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恨天之中,東王公此時並沒有修煉,他曾經設想要重塑根腳,各種準備工作都做好了,不過暫時還沒真正開始。
這數十萬年來,他一直在致力於一項偉大的創舉,一旦成功,能夠徹底改變洪荒世界格局,將洪荒世界推到巔峰。
而他,也將取得比肩甚至超越道祖的地位,那個時候,洪荒世界就可以試著走向混沌了。
純陽道宮之中,此時雷霆陣陣,玄妙的道音響徹寰宇,大道韻痕流轉無窮,隨著他筆走龍蛇,在玉冊和筆尖之上炸開一團團大道紋理,混元以下的人,隻看一眼就能獲取無窮造化。
而在他背後,七尊麵貌一模一樣,但表情各異的法相各自以不同的姿勢或坐或臥,但無一例外,身上散發著恐怖威壓,仿佛動一動手指,就能打穿混沌,破碎洪荒。
翻到玉冊最後一頁,東王公卻停下了筆,雙目微閉,十指結印,玄妙的純陽法則擴散到七尊法相之上,彼此呼應,漸漸開始靠攏,逐一融入東王公身體之中。
等到所有法相和軀體完全融合之後,隻聽轟的一聲,仿佛打破某種界限一般,整個離恨天都陷入刹那間的凝滯,天地失聰,乾坤顛倒,金霞彌漫,大道轟鳴。
再看東王公,隻見他整個身軀都散發著一種不朽不滅,威德自在的道韻。這並不單單是他元神道行外在顯化形式了,而是實實在在的軀體,仿佛返璞歸真一般,從修仙道後,肉體可有可無中再次形成一種平衡,元神和肉體,既獨立又統一,共同承載著他一身大道。
握了握拳,東王公嘴角露出一絲笑意,隨手一拳擊向混沌,刹那間在混沌中開辟出一條長長的時空通道,無邊混沌之氣散作地水火風,宛若開天辟地。
這一拳他並沒有動用法力,純粹是肉體的力量。而隨意擊碎混沌,開辟時空,正是混元級力量的象征。
聽到動靜的西王母走過來,看到這一幕,頓時嘴角含笑。她對於東王公正在做的事情一清二楚,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意義,此時取得成功,也是由衷高興。
“閉關了這麼久,也是時候出去走走了,仙道殺劫將開,雖然沒咱們的事,不過畢竟是仙道之首,三界之主,也不能缺席。”
東王公對洪荒中發生的事並非一無所知,雖然沒了楊戩劈山救母,昊天告狀引出封神大劫,但該有的還是會發生。
昊天告狀隻是個引子,封神也隻是給那些根性差些的仙道弟子另尋一個機緣。
身死之後做了神仙,雖然真靈上榜不得自由,修為也難以進步,但卻可以依靠神職獲取氣運功德,隻要時機一到,脫離封神榜後,就可以憑借積累的功德重塑元神,重修大道。
要是輪回轉世了,不但一身道行盡成畫餅,還不一定投胎成什麼生靈。而且三界生靈何其浩瀚,但有幸踏入修煉之途的才多少?這一轉世,若無仙緣,就算有人專門點化,要再踏上修行之路的機會也相當渺茫。
而且退一萬步說,就算轉世了,但道家講究一世修行,轉世的我已經不是現在的我了,和死了沒什麼兩樣,比起這個,做一個神靈簡直是天大的機緣。
別看原時空中那些上榜之人個個憤憤不平,但那是相對於安全度過大劫,不但沒死,還修為大進的人,才會嫉妒怨恨。比起化為灰灰,或者直接真靈轉世來說,這就是求之不得了。
其實封神之戰中,那些人死後,都是真靈自己進入封神榜的,除了榜上有名有姓之人,其別的人未必能封一個神位。
一個仙道殺劫當然不止死三百多仙人,截教萬仙外朝,雖然被西方教渡走了三千,但在萬仙陣中死的人更多,不過此時封神榜上差不多已經滿了,所以也隻有少部分能上榜,大多數還不是轉世了。
東王公猜測著,這應該是元始天尊安排的,闡教死的人少,他就把那些親近闡教的凡人都給封神,以此擠占神道名額。要不然三百六十五天神都是截教之人,天庭也成了截教的了。
那些凡人死後封神,對元始天尊自然感激涕零,並且由闡教封的神,本身又沒有後台,此後自然便是闡教一係,封神榜也在闡教手中,元始符詔可是比天帝法旨還要有權威。
二人回到彌羅宮中,次日升朝,對諸帝君臣工之功勞予以嘉勉,雖有瑤姬觸犯天條一事,但這對東王公來說不過小事一樁,根本不值得關心,該如何處置,下麵的人心裏有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