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極青華大帝確定之後,除了佛門一方大為失望之外,其餘之人盡皆沒有意見,甚至暗暗幸災樂禍,看佛門笑話。
當下繼東極青華大帝之後,又有人提出三元大帝當歸位,又是一番龍爭虎鬥,各種暗地裏謀劃交易,東王公不動聲色,看著眾臣表演,最後竟然落到燭九陰頭上。
燭九陰這次沒有再推辭,作為巫族第一智者,他其實心裏門清兒。自己能上位,除了多方博弈之外,還不是天帝暗中引導的後果。
至於原因嘛,沒見後土娘娘都有孕在身了,要不了多久,天帝陛下的子嗣就要做他們巫族的皇者了,還不給點補償,安撫一下他們。
燭九陰當然沒意見,後土娘娘的子嗣,自然是有資格做巫皇的,至於另一半天帝血脈,那也是極為高貴,就算刑天等人,隻怕也很難說出什麼反對的話來。
但這隻是目前情況,他從後土那裏得知,另外六個已經灰飛煙滅的兄弟,也許要不了多久,就要一一複活過來了。那個時候,巫皇之位,自然就有爭議了,剩餘巫族肯定都傾向於祖巫。
要是後土娘娘一直兼任,也不是好事。她本身就是混元強者,皇位對她沒有多大意義。但若給別人,卻立刻就能讓巫族多出一尊混元強者,如何取舍,還用問?
在這樣祖巫即將複活的關鍵時刻,和天帝陛下對著幹,即便是暗中抵觸,陽奉陰違,也是非常不明智的。
巫族畢竟活在洪荒大地上,再這麼桀驁不遜,無法無天,總也要活著,要發展。一味的呈一時血勇,不服任何管束,那不是勇敢,是傻。
就算天帝陛下看在娘娘的麵子上,不好發作,但隻需暗地裏壓一壓,就夠巫族受的了。就說眼前,祖巫們複活,還指望著天帝陛下,此時還一根筋桀驁不馴,那純粹是吃錯藥了。
“或許娘娘早就對一切洞若觀火,所以才毫無異議的兼任了巫皇之位,又有意在這樣的關頭孕育了子嗣。隻有皇位有了繼承者,她才能更進一步,成為武貴妃,監管地道六聖人。”
燭九陰一邊謝恩,一邊暗中沉思,後土一直有意推動巫族和天庭的融合,並不希望巫族遊曆在統治外,這對長遠發展絕不是件好事。
如果有天帝和祖巫血脈來統領巫族,一切就都不是事了。而且新的巫皇是她自己的子嗣,兄弟和子嗣之間,傾向於誰做自己的繼承人,這似乎不難想象。
燭九陰對這項謀劃是很支持的,如今三界動蕩劇烈,格局日新月異,走錯了路子,即便現在是高高在上的大族,也許要不了多久就風光不再,由不得他不小心謀劃。
燭九陰之後,東王公又當場冊封了紫光夫人為天妃,賜予天之權杖,監管天道聖人,有權對倒行逆施,禍亂天下的聖人予以責罰。天之權杖雖然隻是真正靈寶的分身,但同樣可以行使天道權柄,對聖人予以製裁。
又封了嫦曦為靈妃,賜予人之聖寰,監管人道五皇,雖然也不是靈寶本身,不過權柄同樣巨大,甚至在極端情況下,可以剝奪皇者的業位,將他們打落塵埃。
最後一位貴妃暫時並沒有敕封,皆因地道聖人還沒出世,而後土又擔任著巫皇之位,此時是不能在天庭執掌實權的。
三貴妃位在諸聖、諸皇、諸帝君之上,僅次於亞君玄霄,隻向東王公、西王母負責,可謂位高權重,一步登天,讓無數女神羨慕嫉妒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