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易之為書也不可遠,為道也屢遷,變動不居,周流六虛,上下無常,剛柔相易,不可為典要,唯變所適。”
“周流六虛”一詞,便是來自於《易經》中的卦氣論。
《周易》為三易之一,雖身為儒門五經之一,內中添加了不少儒門的一家之言。但助清羽演化八卦,還是綽綽有餘。
況且,清羽自身也是早就對此有所念想,各方麵的準備不知做了多少。陰陽家的「陰陽術」,得自寧不空的「周流火勁」,真武門的四象絕學,還有「夢幻無極」的陰陽造化生雷,這些種種,都是能助清羽達成四象生八卦,悟出「周流六虛功」的極大助力。
在天機易術,數算之道上,也是有著數學功底,以及了如神帶來的記憶,當是無虞。
「太乙分光劍」更是「周流六虛功」的心法源頭之一。其陰陽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的氣合,便是「周流六虛功」八股真氣的奧義。若非沒有「歸藏劍」作為參考,清羽可能早就開始試著四象生八卦了。
“周流六虛,周流二字,代表陰陽流轉,乾坤相易,六虛,便是震、坎、艮、巽、離、兌,此八者,各自代表天、地、山、澤、風、雷、水、火······”
“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相薄,水火不相射。八卦相錯,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,是故易逆數也······”
幽暗密室中,清羽閉目盤膝,麵上光華流轉,萬象紛呈,不盡相同,心中流淌無數精義,八相分化,在清羽身周暗起波瀾。
於其丹田之內,陰陽二氣相合互易,衍生出太陰,太陽,少陰,少陽等四象。其後,太陰生坤、艮,太陽生乾、兌,少陰生震、離,少陽生坎、巽,天地風雷水火山澤,盡數演化誕生。
也就在你誕生同時,八氣糾纏扭動,此消彼長,赤、橙、黃、白、青、藍、紫、黑八種氣色,忽而赤光大盛,黑氣奄奄衰弱,忽而黑氣變強,白氣消弱殆盡。
此正是八氣難以平衡,互相攻伐之兆。再這樣互相攻伐下去,八氣很快就會失控,演化成劫。到時候,氣勁反噬己身,八劫輪番上場,讓清羽死得連渣都不剩。
此處之劫難,其實原著中早有提及,方法便是以強補弱,以實盈虛,以有餘補不足,效仿天道,行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。
清羽有「天子望氣術」在身,可以精確把握到八氣各自的分量,精準調微,達成平衡。是以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方法,對於清羽來說,可謂是相當輕鬆加如意。
但是這樣的話,無疑會走上原著中萬歸藏的老路,每次動手都要擔心什麼時候就有劫難臨身,束手束腳,空有武力,卻是難以極致發揮,憋屈至極。
需知武道乃是爭鬥之道,武者不動手,那還算什麼武者。
和諧之道,從來不適用於武道。武道若無爭,這世上也沒有這麼多的事端了。
而且此世武道之所以如此盛行,除卻擁有強大力量之外,還可通過習武長生久視。
但原版的「周流六虛功」,不像是練氣的武道,倒像是體內裝著大殺器的人體武器,更偏向於科學。梁思禽由於動用「周流六虛功」,歲不過百載,這要是放在原著世界裏也就罷了,放在此世,神元境乃至真丹境武者壽元不到百歲,那就是個笑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