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之前所提過的,龍虎山說是門派,倒不如說是世家,可謂是四大道門中,甚至是所有門派中最為特殊的一門。
平常門派也有父傳子,子傳孫的的例子,但是所有門人都一個姓,滿門留著同樣的血液,估計也就隻有龍虎山一家了。
雖然門下道觀有千千萬萬,外姓人之人多不勝數,但是在龍虎山本門之中,卻盡是張家之人。
而但凡家族,自然免不了分主脈和支脈,嫡係和旁係。
主脈中人自然是待遇最好的。最好武功,最豐富的資源,最多的機會。
而支脈中人,也不是沒機會出頭。但凡主脈死壓著支脈不讓其出頭的家族,最終都免不了沒落的結局。
張家自然不會有這種不智之人,不然如今的龍虎山的實力也不會冠絕四大道門。
但是支脈中人機會有限終究是事實,尤其是這支脈中人天賦不好的情況下。
張玄機便是屬於這類天賦不好的支脈中人,可偏偏他對於武功,對於長生又有著極大的向往。
這種向往令他痛苦,令他心受無比的煎熬。
在龍虎山中,支脈中人想要出頭,可以,但要在武功上比其他人高得多。若是不夠高,怎麼出頭。
而對於天賦不好,張玄機來說,想要在武功上有建樹,沒有資源可不行。
自古以來,不是沒有天賦不好的武者成為通神境強者,但他們在習武過程中需要的資源,可是遠比其他人要多得多。
天賦並不能決定你的武道的終點,但是卻能決定你到達終點的路程。
張玄機在龍虎山中,想要武功精進,便需足夠的資源,但想要資源,又需要在武功上有足夠的建樹。
這無疑是一個怪圈。
而且地位低下的張玄機也無法自由離開龍虎山,像那些散修一樣到處闖蕩,尋找機遇。
若是不出意外,心有不甘的張玄機最終也隻能不甘,這種人永遠不會少。
可偏偏,這位不甘之人遇到了一個極大的機會,一個改變其一生的機會。
天師的小兒子想要學習丹道。嗯,這很正常。
小兒子拿了「九鼎丹經」的上冊去研究。嗯,依然很正常,雖說「九鼎丹經」乃是重寶,不可輕動,但誰叫他是天師的兒子呢?還是最小的那一個。
小兒子煉丹時,是張玄機在一旁打下手的。嗯,這還是正常,誰叫張玄機會拍馬屁,拍得天師的小兒子很舒服呢。
然後,炸爐了,還是很嚴重的那種,天師的小兒子直接被炸成了重傷。
再然後,張玄機趁機補了一刀,帶著「九鼎丹經」上冊逃之夭夭了。
之後,經過二十年,張玄機就成了站在清羽麵前的這個看起來有些滄桑的中年人。
“‘丹魔’張玄機,想要找你可真不容易。”清羽看著這個看似普通的滄桑中年人,緩緩道。
“有事的話,就說吧。影王於我有恩,若是條件合理,我不介意幫你解決問題。”
張玄機盤膝坐於一個三足大鼎之前,雙掌平舉,正不斷地輸出真氣。清羽的到來,隻是令他不鹹不淡地說了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