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清羽等人會麵不遠之處,是一處荒山。
整座大山,寸草不生,即便是在荒涼的西北之地,這種地方也不是那麼常有的。
金剛寺就坐落在這座寸草不生,唯有岩石的大山上。
近千年前,有大禪寺高僧有感禪宗缺少強悍的硬功,便來這西北苦寒之地磨煉體魄,試圖悟出煉體神功。
他不用真氣,純以肉身之力,於這座荒山上開鑿台階。整整鑿了五年,從山下到山頂的數萬台階,才粗略成型。
而後,他又花了整整三十年時間,於環山台階旁的山壁上,鑿出三千尊佛像。
以心悟佛性,以體力行。前後曆時五十年,終於在那座還是小廟的金剛廟落成之時,高僧明悟過往,創出獨屬於禪宗的硬功「不破金剛訣」。
「不破金剛訣」和密宗的「金剛無能勝」不同,它並非單純的煉體之法,而是加入了禪宗獨有的心禪練法。
身若金剛,有無能截斷之固,性如金剛,不垢不淨,不生不滅。
大禪寺的「心禪不滅功」,也是於「不破金剛訣」基礎上創立的。
也是因為創出了獨屬禪宗的硬功,禪宗才能在數百年的禪密之爭不落下風。可以說,有了「不破金剛訣」,禪宗才補足了短板,能和密宗抗衡。
雖說勝利的主因不是「不破金剛訣」,但是沒有它,禪宗即便是勝了,也是慘勝。
“聽聞昔年金剛寺三千佛像蘊含大德佛性,自成佛門法域,如今卻是落得如此景象,當真是令人歎息啊······”
清羽看著山下第一尊佛像,似是感慨,又似在嘲弄。
三千佛像皆是由那位高僧親手雕琢而出,每一尊皆含著同源的佛性。三千佛像連為一體,便自成大陣,傳聞其啟動時有著千佛之力。
但如今······
看那模糊了麵容,還缺了一隻手的佛像,就知道別說千佛之力了,半佛之力都沒有。
金剛寺早已沒落了,如今連寺內僧人皆是心向大禪寺,想著從這苦寒之地遷到禪宗祖庭大禪寺去。
“嘿嘿,閣下,您有所不知,金剛寺的沒落可不是這些和尚自己不爭氣,而是因為有強敵打上門來,硬生生把當時的寺內高層斃殺,才使得其不斷衰弱的。”公山梟嘿然笑道。
“哦?還有這事?那你知曉所謂的強敵又是何人嗎?”清羽有些好奇地問道。
畢竟金剛寺是奠定禪宗崛起的基石之一,是禪宗的大功臣。
禪宗自戰勝密宗之後,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崛起,至今數百年,從未弱勢過。是誰有這麼大膽子,敢將金剛寺打得一蹶不振?
“嘿,金剛寺是夠強,禪宗更強,但他們的對手也不弱。這西北之地,可是太靠近那裏了······”
公山梟朝西方瞄了幾眼。
清羽也是朝西方看去,眼中一片恍然。
是了,這西北之地,離西域可是近的很啊。
在那西域黃沙之地,可是有著佛門祖庭的存在。
那爛陀寺,佛門祖庭,滅亡的孔雀王朝而來的佛門源流。西域一直是孔雀王朝遺民的自留地,那爛陀寺中,也一直是孔雀裔僧人占據主流。
禪宗當時已然擊敗密宗,成為中原佛門的主流。在這種情況下,金剛寺還一直在西北之地不斷壯大,這很難不令人想到,禪宗有著一統佛門的心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