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將軍和采陌在把皇後交給太後以及韓家拍過來的暗衛之後。
小將軍這才不慌不忙的帶著采陌去追皇上。
皇上帶的人多,又不是輕裝簡行,行軍速度很緩慢,二人很快便追上了大部隊。
上一路北上,需要經過許多地方,大部分地方都是願意大開城門讓皇上通行或駐紮。
但他們在經過淮安的時候遇到了阻礙,淮安知府緊閉城門,並不讓他們通行。
遇到有人不放行,這是皇上沒有想到的情況。他是天子,他以為與他為敵的隻會是平安王和長安王,他的對手也隻是他們。
雖然免不了戰爭,免不了流血,但那也隻是會跟平安王和長安王率領的叛軍對上。
卻不曾想會有沿途的府城相攔,皇上憂心不已。若都如淮安這般,他到了皓月城都不知何年何月了。
他還想著在皇後生下寶寶之前,重回皇宮,讓皇後高興高興,讓他的皇兒不至於受顛簸之苦。
小將軍卻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,區區一個府城在平安王隻是單方麵的宣布皇上駕崩,沒有任何根據和可信度的情況下,絕對不會有膽子攔住十萬大軍的。
況且這十萬大軍後麵還有護國將軍率領的十萬軍隊後跟上來,隻要是腦子沒毛病的,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。
若皇上是叛軍,或許還可以強攻。
但此前皇上名聲是在太差,如今不宜強攻,一但強攻就很容易受人詬病,長安王和平安王如今巴不得皇上落下什麼把柄。
皇上沒有想過要強攻,隻得派人去在城門外要求守城門的人去通知淮安府的知府出麵。
但皇上的人在城門外喊了大半天,都沒有任何人出麵,亦或者是給出半點回應。
皇上氣得不行。
什麼樣的人最難纏,便是打不得、罵不得,你說他他還不為所動,沒有任何反應的。
這淮安的知府更甚,便是連個人都見不著。
淮安少說也有幾萬人口,城門緊閉,讓城內的人出不來,城外的人進不去,幾日過後便引起了民憤。
許是知道皇上的兵馬不會對百姓動手,便有膽大的直接跑到軍營外麵來大罵,說什麼這是叛軍,如果是皇上的軍隊,才不會給百姓造成困擾。
還有的便說,即便是皇上的軍隊,如果百姓造成困擾了,就是昏君,這樣的昏君,不配為帝。
更有甚者,說皇上為了自己的那個皇位,不顧民間疾苦。
皇上哪裏受過這等謾罵,若是從前,他定會將這些人一個一個抓起來,扔到那些苦寒之地去。
但如今他成熟了不少,他在聽到屬下的彙報之後,凝眉跟小將軍道:“看來有人故意挑唆。”
小將軍點了點頭。
百姓對皇家都有著天然的敬畏,自然沒有那麼大的膽子說這些話,但同時,他們又是容易被挑撥的,隻要有人帶了頭,他們便會跟著鬧事情。
“淮安知府朕查過了,在淮安任職了整整十年,按理說這樣的人是很求穩的,也不會做出這等事情的。”皇上很奇怪,平安王的話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,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罷了。
若皇上隻身一人到了杭州跟護國將軍府彙合,那麼那個關於護國將軍府捧了一個傀儡假皇上的說法還過得去。但不止是皇上,太後、皇後還有整個韓府的人都道了杭州,那就絕對不會是護國將軍府捧了假皇上了。
隻能說明平安王是真的逼宮了,而皇上和皇後太後等人逃了出來。
對於護國將軍府和太後,自有正義的威名在,許多人還是會選擇相信他們。
皇上現在能動腦思考了,還能想到點子上,小將軍表示很欣慰。
他不說話,靜靜的聽皇上分析。
實際在淮安緊閉城門不然他們路過路過的時候,小將軍就已經派人去探查了。淮安的知府,是平安王的人。
皇上雖然此前沒有自己的人手,但是韓太後把自己的人都給了皇上,相信很快就能查出來。
這個淮安知府隱藏得極深,他此前所知道的平安王的人裏麵,並沒有淮安知府。若不是此次淮安知府緊閉城門,想來他都查不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