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段日子和周通待在一起,所以,對於周家的事情,李信可謂也是了解不少了。周家本是京兆人士,周方年輕之時也讀過詩書,頗能識文斷字,本來是在大戶人家中做塾師的。誰想到後來石趙之亂,整個北方幾乎打成了一鍋粥,那大戶人家也門戶敗落了。
為了躲避戰亂,他隻好帶著家人四處逃難,最終還是選擇了這離京兆並不算是太遠的華山之中安頓了下來。也正是因為他有學問,所以,在村子之中很受到大家的敬重,被大家推舉,當了這個村子的首領。
自從住到了周家之後,李信和他也沒少打照麵,知道周方脾氣並不壞,隻是好板著一張臉而已,也許是揣著讀書人的體麵在吧!平日裏,李信對他也算尊重,禮數上也不少,所以,總的來說,他和周方之間算是處得不錯。
“李郎啊!這一個月來,我聽你講了不少故事,觀你不似常人,之前可曾習過詩書?”周方輕輕點頭,示意他在一旁坐下。
時到今日,胡凳已經是逐漸流傳天下,尤其是在北方。雖然還不像是後世的那種椅子,但對於李信而言,這已經是能夠接受的事情了,如果說是跪坐的話,他一定會推辭,還不如站著的好。此時聽到這話,也不客氣,便在一旁坐了下來。
“不瞞周叔,小時候曾經學習過一些,不過,後來四處遊蕩,這學業也就慢慢的荒廢了。以致於,如今連這許多的字都認不全!”李信想了一下,這才小心翼翼的回答道。
字他自然是認識的,隻不過不是這個時代的字而已,或者說這個時代的繁體字對於他來說有不少難度,無法做到通讀。至於說毛筆字這東西,他更不精通了,萬一日後被人見到,難免引起懷疑,所以,還是先做好鋪墊再說。
“以你這年紀,有如此學識已屬難得,周通若是有你這般見識,我便滿足了。”聽到這話,周方似是想到了自己的經曆,頓時是露出了讚同之色,說道。
“是,日後若是有時間的話,小侄是要繼續學習的,聽說周叔學富五車,不知可否指點小侄一些?”李信放下心來,想了想,決定趁熱打鐵,提出了一個要求。畢竟,要想在這個時代活下來,就得抓緊一切機會去了解這個時代才行。
“學富五車之言過矣!難得你有如此上進之心,日後你若是有不解之處,盡可來找老夫便是!對了,明天你便隨周通一起,去前麵守山吧!既然在村中生活,這也是你應該做的事情!”聽到奉承,周方難得的露出了笑意,不由自主的伸手捋了捋胡須,溫言道。
曾經做過塾師的他,見到有人如此上進好學,這心中自然是高興的。更何況,指點他人學業,似乎讓他更加找到了發揮自己專業的地方,自然也願意一展所長了。
“小侄明白了,明天便與周通一起前去!”李信愣了一下,很快便恭敬的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