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燕國而言,慕容恪的死,無異於是擎天之柱倒下了一般。他的死,讓整個燕國都處於一片混亂之中,尤其是邊境與唐軍對峙之處,更是變得緊張無比。因為誰都明白,大唐對於燕國是虎視眈眈,一直都想著要將燕國給吞滅掉,隻是因為顧忌慕容恪的存在,所以不得機會罷了。
慕容恪在燕國上下威望極高,他的存在,將本來要崩潰的燕國給重新捏合到了一起,雖然也不能說是上下一心,至少沒有當即就散掉了。本來他的存在,是讓陽鷺等人,尤其是慕容氏那些人還報著一絲希望,覺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。
但誰想到,這才過去了幾年時間,居然他就死了。如果說慕容恪的所作所為,正是符合大家期望的話,那接任的慕容評,可就真的是差得遠了。
慕容評此人聽不進別人的話,又不願意放權任賢。他雖然聽到了探子回報的消息,知道劉小海等唐軍大將都趕回到了長安去,心中頗是擔心了一陣子。
得知了唐軍可能前來攻燕的消息之後,他立刻便命令前線與大唐交界之地都加強了戒備。就連他自己,也趕到了濟南郡內,準備抵抗唐軍的渡河南下。
但誰想到,五月底回報消息說唐軍有動作,但隨後卻是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。整件事情搞得看起來好像是虛驚一場,似乎大唐那邊隻是虛張聲勢而已。
開始之時,慕容評也以為這是李信玩的計謀,是想讓自己放鬆之後,再來進攻自己。所以,從五月到七月接連三個月的時間裏,他都沒在小心翼翼的防備著。
但七月之後他這警惕之心便開始慢慢的放鬆了,因為北岸的唐軍是根本就沒有什麼進攻的動作。之後,隨著時間越來越過去,他這警惕之心也就越來越淡了。
雖然說陽鷺、皇甫真等官員們都在勸他,說要他務必提防李信。但慕容評根本就不聽,他直斷的認為,這一次大家都猜錯了,李信根本就不會來進攻燕國。
別人也沒有辦法啊!畢竟,現在掌握大權的乃是慕容評。而上層一旦是開始鬆懈的話,下麵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說了,等到十一二月之時,燕國邊境的軍隊們也都變得不太在意,覺得唐軍不會打過來了。
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十二月之時,燕國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,陽鷺死了!皇甫真接任了他的太尉之職,樂安王慕容臧則任為司空。兩年時間之內,燕國便接連折損了幾員重臣,這對於燕國來說,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了。
本來就已經是有些人心渙散的燕國,此時越發覺得,燕國這一艘船似乎要走到頭了。說不定什麼時候便會沉下去,要是一直待在這船上的話,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得陪葬了。
但無論如何,這一年時間裏,一直到了天定九年的三月之前,整個天下還是很太平的。一年多的時間裏大唐並沒有如想象般的那樣,對燕國發動進攻,這讓許多的人都有些意料不到了。
相反之下,之前一直主張不用放在心上的慕容評,反而因此而得到了一些威望,因為有一些人忽然間覺得,似乎他也是有些先見之明的。即便是江左桓溫他們,此時也有些不太確定李信的想法了,至少,對於燕國的擔心降低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