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說,如今的緊要之事,不在於說咱們是不是要北上與袁真他們彙合,而是在於說要讓李漢唐見到無機可趁,無法趁著這個機會從咱們身上討到便宜。如此一來的話,想必其會知難而退,咱們雙方之間的事情便就此了結了!”郗超答道。
“不錯,敬輿兄所言有理!咱們必須讓李漢唐看到與咱們大戰的後果,從而是讓他打消此時進犯咱們的念頭才行。如此一來,咱們還可以贏得更多的時間來準備,以便從長遠應對大唐的威脅!”王坦之在一旁讚同道。
郗超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,但是對於如何做到這一點,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畢竟,如果能夠讓唐軍看到晉軍的厲害的話,那也就不必想著避戰了,而是應該直接主動進攻才是了。
但對於桓溫來說,自從敗在了李信的手中之後,莫名的對於李信就有一點抵觸了。或者說,他是怕在李信的手中再重蹈覆轍,敗一次不要緊,如果再敗一次的話,不但自己的聲威掃地,更重要的是可能會有亡國之禍。
這對於桓溫的高傲而言,乃是一個不可接受的事情。所以,假如此時能夠避戰,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準備好與大唐的全麵決戰的話,無疑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。
“就按你們所說的去辦!立刻傳令袁真、桓豁、桓雲他們,讓他們集中兵力,固守重要之地,伺機取得一定的勝利便可。不必奢求太大戰果,隻要能夠將唐軍的進攻勢頭止住便行!另外,派人去見李信,與其約定就此罷兵,對於燕國之事,咱們不再過問!”想了一陣之後,桓溫吩咐道。
這就相當於是服軟了,畢竟,青州那邊他就是想管也已經是管不了了。如果說慕容氏還在堅持的話,斷不至此,但慕容氏自己都跑了,將整個青州拱手讓給了李漢唐,這可就怪不得他了。
“是,屬下親自去一趟許昌!”郗超躬身道。
於是,兩天之後,郗超在前往許昌的途中,袁真、桓豁、桓雲等人按照桓溫的命令,對周圍的唐軍發動了一次突然的反攻。這一次的進攻聲勢比較的大,算是集中了這些人手中的大部分兵力在。
事實上,人數不夠也不行,因為完全沒有任何的勝算啊!總的來說,幾仗打下來,算是取得了一些戰果,主要是因為出其不意的願意,使得與他們對峙的唐軍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損失。
消息幾乎是和郗超同時到了李信的麵前,本來李信是打算下令反擊的。但在聽了郗超的話之後,最終還是下令撤軍了,畢竟,正如郗超所言,即便是雙方罷兵,桓溫也得保存一點臉麵啊!
大唐滅了燕國,拿下了青州平州,這已經是收獲夠大了,小小的給個麵子,讓桓溫有台階可下也無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