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瑜聞言心中大驚,支吾道:“這……我和宋王也不是很熟!”

崇禎眉頭一皺,道:“丞相不願意?”

秦瑜現在一肚子的苦水,但卻無法拒絕,隻好硬著頭皮道:“臣領旨。”說完便退了回去。

崇禎與恒山相視一笑。

這時,一名傳令官忙跑上大殿,伏地道:“稟告皇上,邊荒征戰已經開始,莫元帥派人送來‘令箭書’,請皇上過目。”

殿下的太監,立刻去接過‘令箭書’,審視一陣後再逞遞給崇禎。

崇禎接過‘令箭書’一看,眉頭擰成一團,心中大怒:“哼!這個莫怔,又向朕要軍響,當真以為朕治不了你?”接著向下麵的大臣道:“邊荒打仗需要軍餉,不知眾為卿家有何想法?”

聽到皇上問話,上堂之上頓時熱鬧起來……

玉書房中,崇禎不停在屋裏來回的度步,心中一陣煩躁,太傅恒山靜站在一旁眼睛微閉,像是在養神。

崇禎怒道:“邊荒多年打……

仗,不知虧空了朝廷多少糧餉,現在還有臉向朕要軍餉,他們怎麼不以死謝罪,難道還要朕去貼他們,這群人真是反了天了!”

恒山談談道:“皇上其實也知道,邊荒不能不守,軍餉也不能不給,現在又何必生氣呢?”

崇禎道:“朕當然知道當前的局勢,隻是邊荒多年戰爭過庫早已不堪重負。現在各地災荒不段,又有反賊鬧事,而且朝中之人又有不少勾結在一起。如此多的亂局,朕怎麼能平心頭之火。”緩了緩氣道:“朕雖然不是什麼英君明主,但自問也是為天下蒼生著想,隻是……”話到嘴邊便哽住了,隻是重重的歎了口氣。

“帝君為何歎息?”一個溫和悠遠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。

崇禎問言精神一振,連忙迎了出去。

書房外,一老道從天而降,緩緩落下,猶如神仙一般。

此人身著火紅的道褂,連頭與眉毛也全是紅色,就像在火中一樣。

“國師,你終於出關了。真是太好了!”崇禎見到來人,心中頓時大喜。

恒山也恭聲道:“國師!”

國師揖了一禮道:“帝君、太傅有禮了,我們進去再說吧!”

崇禎心頭一鬆,笑著道:“國師請!”說完便領頭走了進去。

……

書房內,崇禎把現在的局勢述說了一遍,道:“不知國師有何意見?”

國師點了點頭道:“現在國家內憂外患、災荒不斷,的確混亂。不過卻未損大明根基,我等雖然不會參與凡俗之事,但關鍵之時定會出麵,帝君隻需好好治理天下即可。”

崇禎自然清楚國師的本事,而且國師背後的勢力更是讓他放心,所以他現在也不再擔心。輕鬆一笑道:“朕一定會再創我大明盛世。”滿是豪情的語氣中,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。

邊荒,大明軍營之中,莫征與一位中年書生正在對弈。這時士兵在營帳外打斷道:“稟主帥,皇上已回旨,軍餉刻日送到,希望主帥能凱旋而歸。”

莫怔聞言,對著帳外微笑道:“好,你先下去吧。”接著把手中一黑子放在棋盤上,對著中年書生道:“先生,看來這局我要贏。”

中年書生也不在意,微笑道:“這局主帥是贏了,可主帥別忘了天下大局才好。”

莫征一愣,隨即點頭道:“先生說的不錯,皇上的勢力可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啊,而且供奉院的人如今都還沒有露出水麵,看來天下大局很難定論。”

中年書生微微點頭……

北山城很小,隻能與一般的小鎮相比,它位於邊荒之中,由三大勢力共同掌控。由於這裏地勢凹陷,很少受到風沙的侵襲,反而讓這樣的小城裏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商隊,久而久之,這裏便成了邊荒最平靜、最富碩的地方。

城內……

唯一的一家客棧的大廳內,如今卻擠滿了人,他們不是吃飯,也不是休息,而是在討論著邊荒的戰事。

而在另一間小屋內卻坐著三位大有來頭的人,他們正是邊荒三霸,駱王楚飛、沙王任向軍、風王單雲。

“死役營”營帳內,周博正端坐在地上,收斂心神與識海中的那團精神力溝通,雖然無法完全控製它,但他卻感到很親切,就像身體的一部分。確定沒有危險後,周博放下了對精神力的注意,全身心地投入到身體的修養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