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裏我就不敲了,我怕趙老哥打我。葉輝見氣氛緊張講了一個冷笑話。
晏茹韻趕緊道“沒事,敲吧,我看不管真假,我是拿不回去了。至少你敲一敲我還能聽個響!”
葉輝對犯了中二病的晏茹韻實在沒什麼辦法,隻好閉口不言。
你說這些隻能斷定這是一件早期的青銅器,你是如何斷代的?孫叔接著問道。
我是根據青銅器的花紋和款識來斷代的。
夏代青銅器花紋簡單,商代青銅器花紋則華麗繁縟,且多遍體生花,西周青銅器大致與商同,但後期趨向素樸,春秋戰國的青銅器花紋則清新活潑,富於生活氣息,秦漢青銅器重實用,花紋少且不及前代青銅器精細。
而這件雲紋五柱器上的雙勾雲紋是典型的,西周中後期的紋飾!
那時候人們已經已經能夠打敗所有的動物,已經對動物不再有畏懼感。所以逐漸沒有了動物圖騰紋飾,而典型的就是雙勾雲紋。
說完後,葉輝又說道“小子不才就隻能說到這裏,還請孫叔您斧正。”
嗯,說的很不錯。葉輝你指出的關鍵點都很對,但是不成體係。你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,這是你的一個短板。
記住我們行裏人,任何一個小的短板都可能會被上眼藥。
葉輝心裏也知道,自己沒有通過係統的學習。雖然接受了傳承,但是那個年代哪裏會有係統的書籍讓你去學習,所有的都是經驗之談。用行裏的話說,自己這種就是野路子出身。而現在行裏麵很多都是科班出身,是經過長時間的理論學習的。
我就再給你補充幾點。
首先夏商周時期與後代的鑄造工藝不同,留在器物上的鑄造痕跡也不同。
夏商周主要采用範鑄法,器體上留有範線,有時夾有墊片,細部花紋棱角細膩圓滑。而現代或用翻砂法,則粒粗胎厚;或用失蠟法,則沒有範線。從銅質上來分析。早期青銅器的質地為青銅質,而後代的偽器有不少為黃銅質。又由於早期的青銅器入土已三四千年,經過長期腐蝕,已發生化學變化,銅質已糟朽,因此,早期的青銅器比同樣大小的新製的偽器重量要輕,有經驗者用手一掂,即可知其真偽。這一點你說的很對。
再就是通過表麵的鏽色。青銅器表麵鏽色是經長期腐蝕而自然形成的,致密而有金屬光澤,與器體是連為一體的。尤其是銅鏽已滲入器物內部,滲入花紋或銘文字口之內。
而後期的表麵鏽色一般是用快速腐蝕法作成,其特點是很薄且浮在表麵。而厚的偽鏽一般是用漆調顏色作成,灰暗,呆滯,既沒有金屬光澤,又沒有層次,浮於器表,疏鬆,易脫落,而露出新銅地子。
再就是從器形上來說,中國古代各類青銅器的形製是有一定之規的。如被鑒定者器形不符合古代的規律,則有可能是偽作。
第四,真器的花紋及銘文自然而生動,風格古樸、生動。而偽器則呆板、軟散,無生氣。
說完之後孫叔看著葉輝迷茫的樣子,開口道“葉輝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?”
沒有,沒有隻是突然之間有些感想。以前我覺得這行隻是自己的職業,一種謀生的手段。現在卻有點不一樣的感覺。
哈哈哈,你小子現在有那麼一點意思了。何為收藏,就是憑眼力、實力和機遇收購進來,藏起來慢慢的欣賞和琢磨她的學問,享受古物的曆史沉澱和流傳經曆。那些謀物貪財和暴殄天物的行為,都是非收藏人所為。可謂:收之有道,藏之有德。
你小子現在這個年紀就有了這種感悟,真是讓我有種老了的感覺。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,還在跟著師傅後麵吃泥巴來。看來真是老了,不服老都不行了!
這話說的有些頹然,感覺是發生了什麼事情……
趙軒趕緊說道“是不是有什麼煩心事?”
還能是什麼事,還不是典當行的事情,現在這個社會有人、有些事,看不懂了。行裏的規矩在利益麵前都得靠邊站!
https://www.biqiuge8.com/book/59125/506361728.html
biqiuge8.com。biqiuge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