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,付了錢葉輝也不再關注老板娘什麼想法。
一門心思的開始看老板清理鍋底的渣滓。
老板先是把鍋裏的油倒出來,然後用抹醬料的刷子一點點的把鍋底的渣滓清理出來。
隨著攤主的清理,鍋底的真容總算是露出來了。
看到這些銘文,葉輝激動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。
隨著攤主不斷的清理,葉輝也終於數出來盤子上到底有多少字了,還是那句話葉輝雖然不知道這銘文上寫著什麼。
但是葉輝他會數數啊!
據資料記載,兮甲盤上麵的銘文共一百三十三字,講述了兮甲跟隨周宣王征討玁狁部落,建立戰功的事跡。
短短一百多字,將器主、年份、地點和事件經過都記述了下來,並且把那個遙遠年代的事件,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,還原了一段真實的曆史。
兮甲盤之所以珍貴,不僅僅體現在他那133個字的銘文上,兮甲盤的原主人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。
兮甲盤是以它的主人命名的,對於兮甲這個人,即使曆史學得不錯,都可能沒有聽過。
不過,要說到他是《詩經》的主年要采集者,你就能大概猜出他在曆史上的地位。這位被稱為“中華詩祖”的人,還是周宣王的重要輔臣,西周著名的政治家、哲學家的軍事家。
這樣一個生活在三千多年前,極為重要的曆史人物,留下來的東西,即使是一個碗、一個酒杯,那也是彌足珍貴。
“哎呀!老板這還真的有字來,你知道寫的是什麼不?”葉輝有些誇張的問。
“嗬嗬……沒騙你吧小夥子,我就說不是汙漬吧!我就用刷子輕輕的刷幾下就清理幹淨了吧!”
攤主壓根就不接葉輝的話茬,隻是給他解釋起汙漬的事情。
隻是葉輝現在哪裏還關心這個,忍不住又好奇的問:“你這盤子真是古董嗎?我怎麼聽說有人花大價錢買你的你都不賣?”
攤主一邊往“鍋”裏倒油,一邊回答說:“我們兩口子全指著這口鍋賺點錢,換了鍋誰又知道生意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好。”
“老板你這樣說就沒意思了,生意好不好主要是味道的好壞,跟鍋又有什麼關係?”
葉輝見攤主不接話又接著說道:“你有沒有想過,這口鍋會不會不太衛生啊?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,很注重這方麵的問題。”
這下老板有些回過味來了,抬頭看著葉輝講:“你是不是想買我這口鍋啊!”
葉輝都表達的這麼明白了,沒想到攤主現在才回過味來,直接承認道:“是有這方麵的想法,就是不知道老板你舍不舍得來。”
“你不是第一個想買這口鍋的,最高都有人開價50000元我都沒賣,小夥子你又能出多少錢?”
攤主隻是把葉輝當作家裏比較有錢的學生而已,話裏話外的意思不乏有點鄙視的味道。
葉輝很想說,我出50萬,但是他知道這話不能這樣說。
因為葉輝現在也不能確認這是不是一個真品的兮甲盤。
實在是這“鍋”外表暴露的信息太少了。
就像這鍋底,別說包漿了,整天油裏來火裏去的,油光鋥亮,根本看不出任何歲月留下的痕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