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密雲是個好地方(1 / 3)

行政副總裁嚴慧琳帶著二三十位新入職的廠長和經理們(包括未達標人員秦大賀)前往密雲基地參觀,路上嚴慧琳告訴大家,劉總已經提前到達密雲,大巴車走了兩個半小時,才到達了位於密雲北部山區的清泉集團密雲基地。

密雲基地占地一萬餘畝,前麵靠近公路的地方是辦公樓,廠房和生活區,緊靠後是是一片緩坡,緩坡最低處種植著各種蔬菜,往上點是一片草地,是畜牧區,更高處是果園,有桃、李、杏、山楂、棗、核桃、柿子、板栗等各種果樹,再往後邊是綿延的山地,尚未開發。午飯後,劉不言、嚴慧琳和密雲基地負責人帶著大家,興致勃勃地往坡上走去,路上,劉不言介紹說,此行目的有三:一是歡迎大家到清泉工作,二是為大家即將趕赴全國各地的工廠工作送行,三是讓大家了解一下清泉集團未來的發展宏圖並且能提些寶貴意見。

望著眼前這一片生機盎然的農場,大家嘖嘖稱奇,說沒想到清泉集團還有這麼一塊世外桃園。通過這兩天的介紹,大家已經了解到清泉集團分兩大部分,一部分是上市的清泉股份公司,包括在全國各地開設的五十多家分廠,主要生產“清清山泉”牌瓶裝飲用水;另一塊未上市部分,主要是劉不言自有,其中最大的一處就是眼前的密雲基地,也在東北和華北開設了五六家分廠,生產“石上流”牌瓶裝水、飲料、果汁、奶類等。這次招聘的廠長經理們大部都是到上市公司工作,少部分人到“石上流”工作。前一段時間發生的國際並購案,劉不言就是打算用賣掉“清清山泉”的錢來發展“石上流”,並購案被商務部否決,劉不言說並無大礙,而且這事還有出現轉機的可能,“清清山泉”和“石上流”都會繼續發展。

密雲基地負責人介紹,原來這一下緩坡最早是當地村民的耕地,因為農業收入的微薄和降水量的逐漸稀少,這片緩坡慢慢被荒廢,長滿了各種灌木和雜草,後來劉總和當地政府及村民簽約,對這片緩坡和後麵山地進行承包,近年來,已經投資了幾十億進行建設,並從後山峽穀引入泉水,密雲基地才有了現在的模樣。

“為什麼不發展旅遊業?”有人說。基地負責人又繼續介紹,旅遊業一直是劉總考慮的重點,已經請相關專家作了規劃,但由於此處人跡罕至,附近的密雲水庫景區吸引力太強,目前旅遊還在頂層設計上進行調整,這次請大家來,就是看看能不能在旅遊業上出出點子。

穿過菜地、草地和果園,大家登上了一處不是很高但植被稀少的小山頭,山頭上建著了一個亭子,大家在亭子裏和周圍和石頭上坐下小憩,此處可以俯視下麵的的整個農場和密雲基地的建築物,劉總指著小山背後的一片工地給大家介紹說,這片正在施工的別墅區,包括遊泳池和運動場,是清泉集團為有功的員工建設的休養所,“這片別墅一不是所謂的會所用來賄賂官員,二不是為公司的高層領導幹部專用,而是以後對清泉有重大貢獻的所有員工,都有機會來此休養。我劉不言堂堂正正,沒有什麼秘密,清泉集團是大家的,我希望我們的企業文化也是生態化的,隻有大家都把清泉當成自己的家,清泉的事業才能長久。”

大家熱烈鼓掌。劉不言告訴大家,這裏能看到密雲基地已經基本建成的部分,這一座小山頭連同下麵的農場、廠房、辦公區、生活區、以及別墅區加在一起也就不到兩千畝,而後麵這幾座山也是清泉集團的地盤,占地近萬畝,目前已經簽約十年了,但還一直沒有開發,規劃已經做了幾個,但還不甚滿意,大家如果有什麼想法,可以暢所欲言。

在小山上,大家可以看到後麵連綿著幾座大山,一座比一座高。

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

“跨山要有橋,最好是玻璃棧道。”

“沒有瀑布是不行的,可以人造瀑布。”

“可以多栽些奇花異草,弄個珍稀植物園。”

“從前有座山,山上有個廟,怎麼能沒有廟呢?”

“我看還是修道觀比較好,現在廟也太多了!”

......

大家七嘴八舌地提了出來,劉不言讓隨行的記錄員都記下來,並且叮囑大家不用著急,今天主要是來參觀,可以回去思考後再寫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