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兩百一十八章 金字塔(1 / 2)

南距石溝約五裏地的一個狹窄脊道上,此處正是半個月前,趙權阻擊石不幹追擊的所在。

此時,脊道上,除了依然縱橫交錯的壕溝之外,還多了一道近一人高的土牆。土牆用雜石和著淤泥壘成,厚尺多,上有垛牆。要是放在野外,這種土牆憑一匹駿馬便可一躍而過,如今卻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,死死地擋在撒吉思麵前。

撒吉思感覺一切都已經失去了控製,卻不得不每崩著一張臉,努力地維持著軍中所剩不多的戰意。

從宣州開始,撒吉思便製定了幾套的計劃,以拖住東真軍主力。

先是派出也速不花的一千五遼陽軍至龜州,卻不料沒在龜州拖住東真軍,反而被東真軍將其直接引去了朔州。

從朔州傳來的消息,原來也不算太差,東真軍為寥待最後一批糧食的收成,不得不在那停了近半個月時間,而且又因為有數千的高麗百姓準備跟隨北撤,再耽誤了數。

這些對於撒吉思來,都算是利好消息。雖然他這邊高麗人也以收成為由,拖延了數的糧食交付,但總體來看,撒吉思還是有信心完成隻不幹交給他的任務。

撒吉思將第二道攔截線放在鴨綠江,雖然東遼軍領兵千戶李琬石一再反對,撒吉思依然將近千的東遼軍派至朔州以北的鴨綠江北岸,試圖與南邊的遼陽軍一起,將東真軍牢牢拖在朔州。

然而,急急奔去的東遼軍,卻被埋伏在江北的東真伏兵,一戰擊潰。

而遼陽軍,據因為被東真軍擊敗後,已無力再戰,早已溜回了遼陽!

撒吉思一腔老血當時便幾乎全吐在婆娑府的鴨綠江之上。

他低估了這支南征隊伍內部的各種分歧,也高估了隻不幹的對這些隊伍的影響力,更高估了自己領兵作戰的指揮力。

要是,郭侃在就好了,起碼有人可以幫自己好好地分析下形勢——

撒吉思收羅了東遼的潰卒之後,加速行兵,緊趕慢趕,到了石溝,卻發現自己竟然已經被早先一步到茨東真軍,堵在了這條脊道之上。

一路之上,隻不幹隻是不斷地給撒吉思發來一模一樣的一條軍令:纏住東真軍!

撒吉思不知道的是,同時趙權也給大烏泰送來一份密報,上麵並沒有要求東真軍主力應該怎麼做,而是一幅極為詳盡的石溝地圖,清清楚楚地標明了通往石溝這條脊道沿途的地形、地勢、道路狀況,以及石溝村最適合設置防線的位置,甚至包括土牆的壘製方法與南北分兵駐防方案。

大烏泰隻用了半夜的時間,便在石溝村南北各設立了一道穩固的防線,開始安心駐守。

這支東真軍,現有兵力兩千多,還帶著三千多從朔州隨他們一起北撤的高麗百姓,看似臃腫不堪,進退卻迥然有序。關鍵是攜帶的糧草充裕,就是在此據守半年,都不會有任何的問題。

而撒吉思目前就相當尷尬了。雖然他同樣也是糧草不缺,但狹窄的脊道之上,別排兵布陣,連紮個營都無法順當從容。二千開元軍與還剩六百多的東遼軍,單單營帳竟然在脊道上就排出了四五裏之長。

幸虧東真軍會水性的士兵也是基本沒有,否則半夜過來,幾把大火,撒吉思的這兩支部隊便得煙消雲散。

脊道最寬處僅有五丈,最多隻能容納五騎並行,一次根本投入不了多少攻擊的兵力。麵對東真軍看似粗糙的土牆,三的時間,撒吉思別攻破土牆,連填平土牆前的那些壕溝,都依然還沒完成。

畢竟他手頭,現在連一個能拿去填溝的漢軍都已經沒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