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聽到烏力因為打人,與呼勒、格根一起,被火羅縣縣令當場拘禁起來的時候,巴圖知道,這事已經完全隱瞞不過去了。
隻是讓他有些意外的是,當羅圖快馬趕至開元府領罪時,竟然還有十來個其他的部族首領,遭受了與他一模一樣的損失。
自成吉思汗征服了畏兀兒之後,擅長經商的畏兀兒人,便為蒙古國開拓了往西直達大食的商路。通過這條商路,蒙古王公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回報。
與中原曆代王朝不同的是,蒙古國對於商業和貿易,一直采取著鼓勵甚至是放縱的態度。但他們的商業僅僅隻是貨物的買賣,對於加工與生產則完全漠視。
也就是,此時蒙古國內的商業,還是停留於最原始的貿易狀態——貨物的異地交換。
正因為如此,草原上牧民可以拿出去交換的東西,隻有不多的牛羊。無論是跟中原人還是西域人,甚至是高麗人,他們在貿易中都處於絕對的劣勢。因此,對於大數牧民來,做生意,根本沒有搶劫來得容易。
無法通過以物易物的生意方式賺到讓他們滿意的財富,簡單,去搶就有了。當然,還得挑個好搶的對象,這一點,所有的蒙古人都具備生的敏感性。
趙權與王棲梧等人所做的,隻是挑起了他們搶劫的欲望,並給他們指引了一個相對簡單的搶劫對象。
同時,撒吉思與帖木迭兒派人在火羅村的收稅行為,給這場交易進行了很好的背書。一方麵表明開元府是支持這樣的貿易,無論是牛、羊,還是馬;另一方麵,有這樣的官員存在,一般部落牧民也不敢對火羅村生出貪念。
對於這些派駐於火羅村的蒙古官員來,隻要有交易,他們就會有稅收收入。交易量越大,當然收入也就越多。至於這些用以交易牛、羊、馬,以及其他的酒、鹽貨物,到底是誰的、從哪來的,誰也不會去關心。
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,以搶劫為來源的貿易行為,對任何的經濟體都會產生巨大的傷害。交易量越大,影響也越嚴重。
這個道理呼勒根本想不清楚,作為族長的巴圖當然是糊裏糊塗,就是連主管開元府所有商事的撒吉思也是不甚明白。
至於斡赤斤,他倒是幹脆,連想都懶得去想。
此時,在開元府的王帳之前,這位已經七十五歲的老頭子,依然目光如電,狠狠地盯著跪在麵前的十幾個部落首領。
腦袋已經埋進草裏,背部與臀部血肉模糊,渾身不住發抖的幾個人,都是斜寸嶺周邊的部族千戶,也是開元府以外斡赤斤最主要的部族力量。除了駐守在開元府的一萬親兵外,斡赤斤手下現有的兩萬多主力,有一大半來自於這些部落。
斡赤斤冷冷地道:“你們,想清楚要怎麼解決了沒?”
巴圖咬著牙抬起頭,睜著一雙通紅的眼珠子,道:“求王爺下令徹查盜馬賊,我,我要將他碎屍萬段!”
“我問的是,馬呢?馬怎麼解決?”斡赤斤大吼道。
十一個部落,包括被借走的,被偷的,總共少了兩萬兩千匹的馬。而這些蠢貨竟然想不出任何辦法,隻會在這裏互相指責。這是讓斡赤斤最為憤怒的地方,而且,這幾個人領了鞭子,竟然還隻是想著把責任推給其他部落的盜馬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