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,看看你——”陳耀撞了過來,一副恨鐵不成鋼模樣。
“這種小事,還搞得這麼囉哩巴嗦的!放心啦,交給我!”
“你?準備怎麼做?”
“首先,我會在此增加密諜的人手。當然,明麵上的那個人,會讓封兄知曉,其他的,你不知道也無所謂。
封揚,你隻需要做一件事就好。
用各種手段,警告敵烈部所有人,不得泄露與談論我妹子的出身及真實身份。
這事,狄曆族長那邊,我已經跟他說過了。他知道輕重。
然後剩下的,就交給密諜。
敢說出去的,有一個剁一個。簡單!”
趙權皺了皺眉頭,他覺得自己擔心的好像不是這個事。
可是具體是什麼,似乎有很多,卻又說不清。
“好了,別再糾結了!
再給一兩年時間,等打通了橫越哈剌溫山的道路之後,就算從南京府過來,也不需花費太長時間了。”
好吧……
趙權眉頭依然未能展開,抬頭看去。
半截城牆之上,自己的閨女正豎在赤玫蝶胸前,一隻大手攏著一隻小手,一齊向自己揮舞。
趙權翻身上馬,左邊是陳耀右邊是大岩桓,身後,跟著一百個護衛。
正欲啟行,卻見一人三馬狂奔而來。
這是,信使?
來人轉瞬即至,翻滾下馬,喘著氣低聲稟道:“和林急件!”
趙權重新下馬,接過信件。
“蒙哥已離開薩萊,正在回和林的路上。估計最多一個月時間可到。
在拔都的支持下,諸王在薩萊召開忽裏勒台會,推舉蒙哥為蒙古國汗王。拔都令其弟別兒哥領軍護送其返回和林。”
在薩萊召開忽裏勒台會?
蒙哥已經是蒙古國的汗王了?
趙權不禁愕然,這樣也行嗎?
忽裏勒台會,意為“聚會、會議”,其實並非源於蒙古國或是成吉思汗。而是長期在草原牧族中流行的一種議事製度。
草原地域太廣,各部族常年分散而居,想聚一次相當不容易。於是就慢慢地形成這種不定期的碰頭議會製度。
各部落通過這種原始的民主議事方式,決定重大的軍事活動、並確定部落之間的聯盟,以及推舉聯盟的領導者。
成吉思汗之後,將忽裏勒台定為蒙古國汗王推舉的一個必經程序。要求諸親王及有關宗親、貴族都到到齊才能召開,而且必須在蒙古國本土之內舉行。
蒙哥此舉,用一種很奇怪的方式,先給自己安了個汗王的頭銜。顯然必定引發和林諸王的憤怒。
拔都倒是對其幾乎是全力支持,不僅為其召開忽裏勒台會,還借了兵力給他。
雖然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人馬,但拔都帳下兵馬,如今應該算是蒙古人中,最具戰力的一支。
這是準備在和林開殺了?
趙權覺得身上有些發冷。
他一直在等忽察的消息,然而,忽察卻始終拒絕去南京府。
甚至因為被趙權勸說退出汗位的爭奪,而數次發怒。
可是,忽察手下還能有多少兵力與蒙哥相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