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也許會是蒙古國曆史上,最為血腥的一次忽裏勒台會。
和林來的消息,斷斷續續,讓南京府根本做不出及時而有效的反應。
所以,隻能等,等著塵埃落定之後,可以預見得到的結果。
忽必勒台的相關消息還沒傳來,另外一則情報,卻把趙權驚住了。
忽必烈,受邢州權太守職,暫管邢州民政事務。
邢州,也算是河北重鎮,位於真定府以南,南太行以東。
窩闊台丙申分封時,將邢州一萬五千戶分賜給斡魯納氏兩個兄弟,並由他們自派達官員管轄。但是,十年之後,邢州百姓不堪重負,四處流散。
如今,整個邢州僅剩下了五百餘戶,十不存一。斡魯納氏被逼無奈,向和林請求派員接管。
在蒙哥的支持下,忽必烈很輕鬆地就得到了這個職位。
離開柔遠縣的忽必烈,卻換來了一個州府!
蒙哥雖然還未上位,忽必烈卻已經成功地將自己的手,伸入了中原的最核心地帶!
忽必烈的首席幕僚劉秉忠,正是出身於邢州。這大概是也他為忽必烈挑選邢州的主要原因。
出乎所有人意料,到了邢州的忽必烈,所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當地的孔廟祭拜。並受執事回贈祭品。
“致胙於忽必烈,這些人,都瘋了嗎?”侍其軸喃喃說道。
趙權有些疑惑地看著屋子裏,這些滿臉灰綠的老儒,不明所以。
他關注的是,忽必烈竟然可以這麼快地就占住了一個根據地,以此他勢必會開始將手腳伸向中原的其他區域,並且迅速地落地生根。
而這些人,卻為了祭品的幾塊豬肉而心疼?
李治看出趙權的疑問,說道:
“致福,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,歸胙於王。昔年葵丘之會,天子使宰孔致胙於桓公。桓公賞服大輅,龍旗九旒,渠門赤旗,諸侯稱順焉。
自此,祭禮之胙,非王不得受用。”
元好問掩卷而歎,長息不語。
趙權大概聽明白了。
忽必烈拜祭孔廟,意思是他準備認可儒家的地位。作為回報,孔廟執事代表當地的儒生們,準備接受並擁戴忽必烈,並直接將其視為未來的中原之王。
收服北地漢儒,就這麼簡單嗎?
“孔子為萬代王者師,有崇與否,於聖人無所損益,但以此可以其崇儒之心。北地漢儒,自此必當甘為忽必烈所用。”王鶚說道。
說實話,別說北地的那些不知其能耐的儒生,就是現在南京府養著的這些扛鼎老儒,趙權真正能看得上,也隻有侍其軸一人。
而要說實用,王棲梧那個奸滑之人,也比其他幾人更能成事。
這些儒生,滿口禮義道德,滿身正氣昂然。
可是無君可忠時,卻去抱一個蒙古王爺的大腿。以此來獲得未來的仕途與地位。
也許他們想曲線救國,試圖去影響忽必烈,而實現儒家治國的目的。
也許他們為生計所迫,希望可以混一個從龍之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