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一十二章 華夏五年(1 / 2)

既然已經徹底明白了蒙哥的所有布局與底線,製定出相應的對策,就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。

不想讓東真軍出東北,那就不出吧。

想讓東真軍在多可的監督之下,攻打高麗,那就打吧。

至於東真軍在戰場上的損耗與收獲,無非是個數字問題。趙權相信,王棲梧與王建禾這兩位,應該有足夠的手段,來應付這種事。

但是,完全出乎南京府眾人意料的是,過了三個月,夏日已盡,忽必烈卻依然在臨洮按兵未動。

而多可對於高麗的征伐,卻再也拖不下去了。

秋日已至,多可憑著和林的詔令,成功地征到了一萬的士兵。

其中,開元萬戶府提供了三千兵,高州的也速不花提供了兩千兵,其他的都是王建禾從遼西各地征召百來的流民。

這一萬人馬之中,沒有一個蒙古人,不過多可也不太在意。不是自己嫡係的蒙古兵,反而更不好控製。

讓多可很驚訝的是,王建禾將這五千人不知帶去哪訓了一個月後,便基本能做到令行禁止,其儼然的軍姿甚至超過開元府兵與高州兵。

似乎有一根隱然存在的長繩,一端係在臨洮的忽必烈,另一端拴在南京府。

雙方都在暗自角力,都在想方設法的不肯先行出兵。

隻是,這一次,借口各多的忽必烈顯然占據了上風。

各部族的兵馬需要時間聚集,漢地的士卒正在整編,尤其是出軍所需要的糧草,遲遲未能湊足。當西北的第一場雪落下之後,所有人都知道,指望忽必烈今年出兵,已經不現實了。

而同樣的第一場雪落在遼東之後,南京府卻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借口。

和林免去了南京府今年的秋稅,隻有一個條件,就是出征高麗。哪怕南京府上下,將辦事效率放至最低,也根本拖不下去了。

十一月,當長白山已經籠於一片飛雪之中的時候,大岩桓領著一萬重新整編過後的東真軍,經過艱難的跋涉,終於抵達丹東。

多可與他的一萬人馬,早已在此結寨等候。

看著東真軍一個個渾身泥濘,饑寒交迫的模樣,多可一直緊崩的臉,終於露出了些許的滿意之色。

帥帳升起,多可滿臉不怒而威之色,端坐於寒風之中的中軍帳內。

王建禾側站於其後,十個蒙古護衛,昂然立於兩旁,睥睨著帳外的兩萬將士。

“高麗王室,不服王化。此次,某受大汗所托,南征高麗,諸位可願助我?”

“願隨大帥,誓殺高麗賊人!”帳外響起或高或低的應和之聲。

“好!”多可站起身,走到眾人麵前。

“我隨大汗征戰數十年,不敢說立下汗馬功勞。但是,我卻深知大汗的治兵之策。

一,愛兵若子,我絕不會輕易犧牲各位的性命,也不會讓諸位去打一場必輸之戰。

二,有功必賞,有錯必罰!

戰後,我會親自為各位去和林敘功。跟著我,你們不用擔心功勞被貪默,不用擔心大汗不知道你們在戰場上的勇猛。

如果你們願意,我多可,不僅可以帶你們橫掃高麗戰場,更可以帶著你們,橫掃天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