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一十九章 對馬島 1(1 / 2)

耽羅島以東五百裏,是橫亙於高麗與日本之間的對馬島。

對馬島再往東五百裏,則是聞名於後世的石見銀山所在地——石見國。

石見國,是日本的令製國之一,屬山**。

山**,又名北麵道,是五畿七道之一,位於本州日本海西部,即後世差不多島根縣的範圍之內。

石見銀山啊,曾經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一個銀礦,最高時占據了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強。

這是讓趙權一直很流口水的銀礦。

關鍵是,這個時代的日本人,似乎還沒有發現到這個銀礦巨大的潛在價值。

找某個勢力一起合作開發?

像耽羅島這樣,先買塊地再租,然後慢慢開發?

直接打上去?幹脆直接滅了這個國家,然後什麼就都是自己的了……

許多念頭與想法,已經糾結了趙權很長時間了。

但是滅國,畢竟隻是想想而矣。

別說東真軍現在沒這個實力,就想有這實力滅了他們,又得去哪裏遷移這麼多人來治理這個島國?

總不成把南京府所有人,都移到島國上,然後把花花江山,全部讓與忽必烈?

那有一天,自己反攻回去時,會被後人怎麼以為?似乎有些可笑啊——

滅國的想法是不太現實,但是打終究還得打一仗的。否則,即使是遇到某種願意合作的勢力,也不可能長久。

在趙權的印象中,這是個並不太願意講誠信的國度,但是對於實力卻有著發自靈魂深處的敬畏。

打不過,一切心計與手腕都會成為廢話。打得他們服了,再談才有可能。

隻是石見距離羅津近兩千裏,就是離位於北高麗的合蘭縣,也有千餘裏。

如此長距離的運兵,對於東真水軍來說,不算大問題。

需要擔心的是,一旦戰爭陷入僵持,後勤的持續供應,壓力會變得無比的大。

就食於敵?還是,想辦法從高麗弄點?

一個個想法不斷湧現,又被趙權自己否決。

腦子似乎有些不夠用了。

對日本的情報收集還是有些少,石見如今被什麼勢力控製?附近又有哪些可以揍一揍的人,都還不太清楚。

要是有個帶路黨就好了。

帶路黨?

趙權突然想起了扔在王棲梧那的六個日本僧兵。也不知道他現在把這些人調教得咋樣了。

想及於此,趙權立即擬寫了一封給王棲梧的密信,讓承仁送出。

站在船頭,趙權望著北去的海東青,心裏不禁有些嘀咕:

這是他第一次從海上正在行駛的舟船之中放飛海東青,也不知這一隻能不能到得了身彌島。

到了身彌島之後,會再換一隻海東青,將此密件送到身處宣州的王棲梧手中。

不過此時王棲梧應該正忙於應付多可吧。

信送出去後,趙權有些急躁的心反而平定了下來。

之所以突然念叨起石見銀山,是因為剛拿下了耽羅島,才有了這些念想。要拿占據這座巨無霸式的銀礦,還是需要盡可能妥當一些的前期計劃。

既然現在沒被開發,想來也不會差這一兩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