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二章 元宋議和(2 / 2)

在呂大帥的影響之下,自西往東,現已開設了隨州、息州、壽州、濠州等榷場。”

忽必烈微微頜首。

開設榷場,一方麵是以此打破權國對北地實施的貿易封鎖,另一方是可以接應孤懸在白鹿磯的張柔。此後,張柔部起碼不用擔心給養的輸送問題了。

與宋國和談,協議未簽,元國卻已經拿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這也是張易始終堅持以談為主的對外策略。

對於他的這種能力,史天澤有時也不得不表示佩服。

“開放川北榷場,我方雖然暫時沒有答應宋國的要求,但是有做出口頭的承諾,會在五年之後,將利州以南的區域,交還給宋國。”

庭上,傳來絲絲的抽氣聲。

史天澤卻在心裏搖了搖頭。

五年以後,而不是五年以內!而且見於紙上的盟約說撕也就撕毀了,更何況隻是口頭上的約定。

宋人,這是腦子進了水,還是根本就不在乎川北的榷場?既然不在乎,他們提這要求作甚?

“此外,關於劉整與其他宋國降將遣回宋國之事,暫時沒有太多進展。不過,在談判的過程中,由於我方經辦人員,無法抵擋宋國人的賄賂,而致泄露了一個絕秘的消息……”

眾人一臉疑問。

“說來聽聽。”忽必烈似乎麵無表情地說道。

張易施施然而言:“當年陛下領兵,攻打宋國鄂州時,在鄂州即將城破之際,賈似道遣人覲見陛下求和,並且願意代表宋國割地、稱臣,以換得陛下退兵。

郝經代表陛下允之,並說服陛下北撤。但是,當郝經得陛下正式授權出使宋國時,賈似道不僅不承認此事,還將其扣押於真州軍中……”

諸位大臣,麵麵相覷。

史天澤不由地皺起了眉頭。

當年鄂州之戰時,自己跟隨蒙哥在釣魚城苦戰,對此事了解不多。但是想來,賈似道派人前來和談應有此事,可是所謂害地稱臣雲雲,未免可笑。

張易以這種方式讓人放出消息,是要坑殺賈似道嗎?

那樣的話,對元國會有好處?

忽必烈又麵無表情地說道:“張易禦下不嚴,罰俸半年!”

“臣謝過陛下不殺之恩!”

看著這對正在演戲的君臣,史天澤的心裏突然掠過了一陣的無趣。

“關於戰馬的交易之事,上個月,我方已經通過隨州榷場,向宋軍交易了五百匹良馬。但是,由於河套軍馬場遭襲而損失慘重,宋方表示諒解,並願意將戰馬的交易順延至後年。”

“至於雙方理學人士的交流,也進展得很順利。宋國已派出當世大儒十餘名,來到太極學院講學,對於我國在理學方麵的推廣,表示了極大的震驚。並且願意出資,在中原各地興辦學院,共同弘揚理學。

而且,宋人也以極大的熱忱,邀請我方理學大家南下宋國,或是有誌於儒學的士子前往宋國遊學。隻是我國北境正麵臨蠻敵襲擾,在此國難當頭之際,沒有一個士人願意南渡苟安。故此事再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