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有沒有留後路,我無法判斷。”高正源淡然說道:“不過,五月時,兀良哈台曾率一千騎兵,穿過宋軍防線前往大理。根據宋元正在和談的條款,他準備前往大理宣布忽必烈允許其自立之事。但是一直到現在,也沒有看到大理自立的相關信息。”
看來,大理是忽必烈給自己留的後路。攻宋失敗,大理也許會是他最後的一個選擇。
“自窩闊台以來,包括蒙哥在內,發動攻宋之戰,必先從四川開始。可是,此次川北元兵,不僅未動,反而將兵力全部撤回利州。沒有四川戰場的配合,忽必烈如何能攻得下宋國?”辛邦傑問道。
高正源睜著空洞無神的兩眼,想了一會兒,說道:
“六年之前,宋將劉整投附忽必烈之後,曾上書忽必烈。具體內容我有些記不起來,我印象中,他主要說的事,就是勸忽必烈放棄對四川的進攻。數十年蒙宋之戰,四川破敗不堪,哪怕再次費力攻打,也守不住四川,討不到任何好處。
如今看來,是忽必烈采納了劉整的意見。
五年之前,劉整開始在襄陽之北訓練七萬水軍,戰力如何沒有詳細情報。但是元軍擁有與宋國水軍相抗衡的水軍,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。”
放棄四川,選擇從中路突破宋國的江淮防線,顯然劉整的這個建議已經初見成效了。
難怪無論多麼艱難,忽必烈始終堅持把張柔的那支部隊一直留在了白鹿磯。
“在宋元開始和談之前,劉整便利用呂文德貪圖貨利的弱點,成功地在樊城之外的鹿門山設置榷場,並以此為據點迅速建立起第一個堡壘——鹿門堡。接著又是河口堡,再從萬山到鹿門開始修築長圍,築峴山、虎頭山為一字城。同時修建的,還有牛首、安陽、古城、紅岩、沙河等十餘處城堡。
如今既然宋元戰事開啟,元軍利用這些城堡,想來已經可以輕鬆地切斷襄樊與外圍的應援,哪怕一時攻不下襄樊,也可使襄樊兵馬無法救援鄂州。”
所以,忽必烈對於宋國數年的布置,其最主要的目標,一直都是鄂州?
侍其軸緩緩點頭道:“若說忽必烈對宋國最熟悉的地方,應該就是鄂州了。當年他也是長驅直入,不過半個月時間便從息州攻至鄂州城下。如今無非再走一趟當年之路而矣。隻是,宋國就沒人吸取一下當年的教訓嗎?”
“說起鄂州之戰,我倒是想起當年看到的一份情報。”高正源緩緩說道。
“當時鄂州城危,賈似道親身涉險領兵突破進入鄂州,致鄂州轉危為安。忽必烈曾經在鄂州城下說過一句話‘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’。
此後,忽必烈有沒有派人說降賈似道,不得而知。但是他對於宋國的布局,現在看來其實很多方麵都是圍繞賈似道進行。
包括將賈似道摒棄於宋元議和之外,利用和談的功勞扶持其政敵掌控宋國朝政。賈似道已完全被擠出中樞,想來這也是忽必烈想要的結果。
賈似道一去,宋國再無一人能如他一樣,有辦法調動前線所有的宋軍,以抗擊發動全線進攻的元軍了。”
在座諸人,麵麵相覷。
高正源的分析,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,但不得不說,這也許是離真相最近的一種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