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該如何是好?
眾人又一次看向葉夢鼎,他依然無動於衷。
宋國不是沒有兵,而是缺乏一個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,進入戰爭角色的統領。
這才是葉夢鼎一直無法做出決斷的主要原因。
前線諸將,呂文德與李庭芝都是賈似道的嫡係。而且這兩人,一個被圍困於襄樊,一個被牽扯在淮東,已經無法跳出泥潭統領全局。
而被自己寄予厚望的高達,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失守鄂州。
不能從戰場上提拔統帥,隻有從朝堂之上派重臣過去。
本來,這種事非馬廷鸞莫屬,可是他卻偏丁憂在身。而且,還拒絕了自己奪情起複的要求!
自己去前線統領防線,也未嚐不可。
若從能力上來說,葉夢鼎自信朝中無人能與自己比肩。
隻是皇帝年幼不經事,中樞隻餘自己一人,一旦離開,朝堂必亂!
大戰之時,無法保障一個絕對安穩而且運行有效的大後方,前方將士再如何拚命,也沒有任何的意義。
再等等?
或許戰場上會出現轉機。
葉夢鼎不相信忽必烈此戰存著滅宋的決心,也許他隻是因為中原天災不斷,想南下劫掠一些財貨,同時期望通過戰爭以消耗一些老弱人口來緩解糧食的危機。
草原上的蒙古人,不是一向都是如此嗎?但凡遭遇天災,必定是他們南下劫掠之時。
而且,哪怕元國已經有了水軍,已經突破了淮水防線,葉夢鼎也覺得他們根本不可能還有餘力再破長江防線。
以不變應萬變,將元兵拖入無休無止的攻防戰之中,也許三個月也許半年之後,事不可為,忽必烈自然隻能選擇退兵。
到時自己再上前線,率百萬將士,予以堅決的反擊並順勢收複失地,豈不又是大功一件!
到時,朝堂之上,那些對自己心生不滿的臣僚,應該就無話可說了吧。
“陛下——”朝堂上,那個語氣陰沉的聲音又響了起來。
皇座之上的趙禥,懶洋洋地哼了一聲。他知道,這些正在吵架的大臣們,口稱陛下,其實沒人在乎自己聽了沒,也沒人期望自己會做出一些什麼樣的反應。
所以,趙禥的心思也從未在朝堂之上做過多的停留。
葉夢鼎卻有些警惕地看著這位年近七十的老臣。
江萬裏,是現在朝堂之上,年紀最大的一個大臣。雖然他師承朱熹門下,太學出身,卻是理學一派中與賈似道最為親近之人。
“微臣以為,元軍悍然入侵宋國,其根源是在於賈似道,若非他當年主動與忽必烈求和,也不會惹出如此惡果。既然如此,何不詔示賈似道,令其即刻奔赴前線,無論與元和談也好,擊退元軍也罷,全由賈似道負責。若是未能建功,數罪並罰,當斬賈似道!”
葉夢鼎輕皺眉頭。
這江萬裏,是在為賈似道複出鋪路,還是準備給賈似道挖個大坑?
自己不能離開朝堂,前線閫帥不能用,賈似道可以嗎?
他會不會憑著掌控的軍權,倒逼自己讓出朝政大權?他能否抵擋得住裹脅百萬平民百姓的元兵?他會不會再度勾結權國,而給宋國帶來滅頂之禍?
葉夢鼎一時有些猶豫,但是終於沒有出聲反對江萬裏的提議。
如果賈似道可以接受“戴罪立功”的條件,倒是可以接受他重掌前線軍權。
雖然從來沒有人給他定過任何的罪責,但隻要他敢複出到前線領兵,就自然可以坐實他的“戴罪”之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