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4章 憂懼之症(2 / 2)

賈似道心中湧出一絲悔意,當年吳潛反對立今上為儲君時,自己不僅沒有支持他的意圖,反而暗地裏推波助瀾,以致勃然大怒的理宗奪去吳潛的左相之位,才使自己如願地踏上人生的第一次巔峰。

理宗駕崩,自己被迫離開中樞,不是官家之錯。自己重回朝廷,官家也確實對自己言聽計從,朝堂之上,如今隻剩下了自己一個人的聲音。

膽小與驚懼,更不是官家的錯,這是他從娘胎裏帶來的毛病。既然自己選擇了奉其為主,就必須承擔起這種後果。

賈似道長歎一聲,拂袖而去。

……

山東,海州。

城池依舊,但城頭上的旗幟又變。不是宋軍旗幟,也不是元軍旗幟,而是一麵繡著“黎軍”的大旗。

自元軍驅逐百姓南征之後,山東再次陷入大亂之中,尤其是幾易其主的海州、漣水等地。不到一年的時間中,便出現了數十支的響馬,各自占山為王。

然而,整個山東南部,十室十空,大多響馬的日子並不好過,他們連劫掠的對象都已經沒有了。

隻有一早占據海州的黎家軍,已經穩穩地站住了腳跟。

黎家軍首領黎青陽,原是李璮部下沂州守將。李璮兵敗後,黎青陽不願歸降元軍,聚集了數十個兄弟入山為寇。以打家劫舍為生,慢慢地發展成為一支數百人的隊伍。

元軍南征宋國後,雖然並未發起對這些山匪的清剿,但是黎家軍也與其他響馬一樣,被斷了所有的生活物資來源而幾乎陷入絕境。

被逼無奈的黎青陽,主動遣人向大權國求助。運氣不錯,大權國雖然並未正式收編黎家軍,卻派了幾個軍事學院的畢業生給黎青陽,作為隨軍參謀。

而後,大權軍出動海軍陸戰隊,攻占了海州城之後,將此城交給黎青陽,當作黎家軍的駐地。

身邊有參謀,背後有源源不斷的糧草支持,黎家軍迅速地發展成為一支擁有近萬人的軍隊。

黎青陽覺得這一年的時間,是他這一輩子中過得最為爽快的日子。

唯一的遺憾,是一直未得到大權國的承認,而將自己的部隊納入大權軍的編製。

不過,據那些軍事學院年輕人而言,最多再有一年的考察期,隻要自己做出足夠的貢獻,並且沒有再出現殺害百姓之事,“大權國魯南野戰軍”的建立已不遠矣!

“將軍,大權**部來信。”一個親衛遞來一個竹筒。

黎青陽拆開一看,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。

這一年多的時間裏,雖然與元軍的小戰不斷,但黎家軍主要的任務是收羅山東南部各種難民。以海州城為中轉站,通過海路將這些難民遷移至其他地方。

陸陸續續的,黎家軍不僅已經遷移了近三十萬的難民。與此同時,黎家軍也趁機不斷地擴充著自己的軍隊。

但是,日子過得太安穩,對於一支軍隊來說,終究不是一件好事。軍伍出身的黎青陽深切地明白,隻有通過在戰場上的錘煉,才可能讓自己的這支軍隊,成為可戰之軍。

如今,與元軍大戰一場的機會終於來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