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請師先生教我!”趙權恭恭敬敬地說道。
“先說四川。
現在統領四川守軍的,是四川製置使兼知重慶府的張玨。隴西鳳州人,算是北兵出身,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。
宋蒙之戰中,與王堅共守釣魚城而立下大功,一直晉升至此。”
“此人算是你的嫡係?”趙權忍不住問道。
“我哪來的嫡係!”賈似道怒喝一聲,看著似笑非笑的趙權,氣勢為之一弱,嘀咕著,“我是想要在前線培養幾個能領全局的統帥。可惜啊,呂文德……李庭芝……”
賈似道搖了搖頭,臉上再現黯然之色。
“嗯,是我多嘴了,您繼續!”
賈似道收拾下心情,繼續說道:“張玨此人,性格剛烈,酒水不進。有他鎮守重慶,對於宋國來說便若銅牆鐵壁。哪怕宋室已降,元軍要拿下四川也非易事。”
“隻是,重慶與下遊通道,早已被元軍所斷。他已經很難能主動得到臨安的任何消息了,如此勢必令軍心不穩。
張玨此時已是孤軍作戰。但是,此人不會輕易投降元軍,同樣也不會輕易投降大權國軍隊。
所幸,貴國西北野戰軍,在清剿了元國利州軍隊後,並未順勢南下,而是與四川宋軍保持了相對克製的默契。
因此,現在說服張玨降附,不可能。但是與其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議,還是沒有問題的。
如此,你們就可以抽調一些西北軍南下,協助其他戰場的戰事開展。”
趙權點了點頭,說道:“我馬上令人前去找張玨。而且我還可以答應他,隻要他願意收留宋國殘餘兵力,或是無家可歸的百姓,大權國都可以予以支持。”
賈似道拱了拱手,繼續說道:“第二是荊湖戰區。”
“這是元軍最早占領的宋國戰區,經營時間長,而且已經相當穩固。
相對來說,貴國在河南的勢力最為薄弱。而且哪怕有江船,也根本不可能溯江直上漢水,與元軍在漢水流域作戰。這個戰場,師某建議你們以守為主。
守住蔡州、息州、唐州、鄧州。隻守不攻。”
“這四州,現在都在元軍手中,攻下來,並不算難。”趙權提醒道。
“不,沒必要主動攻打,起碼現在不要。在其城外築營,增加其後勤供給壓力,但又得控製其勢力不得向北延伸。與此同時,徹底清剿河南其他區域的元軍部隊。”
趙權點頭,以示讚同。
“再說占。”
“福建?”
“是的!”賈似道頜首而言。
“我雖然不太清楚你們海軍的實力,但我想三支海軍,彙集兩支,應該足夠平定蒲家私軍了。”
其實,一支就夠了。趙權心裏默默地說了一句。
“元軍主力,還在清掃兩浙與江西。如今進入福建的,不過些許先頭部隊,不足為懼。王積翁此人,政務能力不錯,但是膽小貪生。他能這麼快降元,也必然會畏懼於權國軍隊的實力。擊潰元軍進入福建的前鋒之後,再遣小部精銳,一支攻取閩浙交界處的汾水嶺,兩支分別攻取江南西路與福建交界的鐵關與仙霞關。
如此便可輕鬆拒敵於外,暫保福建無憂。”
趙權麵色依舊沉穩,但是心下卻是竊喜不已。
救下賈似道,看來是撿到了寶。
當世之中,若說對宋國的了解,恐怕無人能出其右了。尋找攻防之中的切入點,對於賈似道來說,其實是件很輕鬆的事。
接下去的“攻”,自然便是淮東了。
北有楚州、南有揚州,拿下兩淮東路,對於大權國軍隊來說,並非很難的一件事。
有了兩淮東路,無論是自山東陸路南下,還是自長江口走海路運兵,都完全不是問題了。
在兩淮東路建立大本營,往西攻打兩淮西路、荊湖北路。擊敗元國水軍後,控製住長江下遊水路,往南便可攻打兩浙,直至臨安。
李庭芝拿下廣東,不算太難。張玨守住四川也沒有任何問題。
廣西可以暫時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