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0章 宋國密諜(1 / 2)

這是赤果果的搶錢啊,而且竟然還有官府正式的律令作背書。

臨安,幾乎炸了。

不過,炸的主要是少數的商賈與百姓。

臨安的官員們雖然心裏不忿,其損失還不足以將他們壓垮。更多的人,則存在著觀望的心態。

這種事,最好就是有人先去試探下官府的底線。一旦鬧事,會不會有人立時被抓,會不會有人被事後清算,

大家在臨安城中,都是家有老小,哪怕不惜自己的性命,也得為家人考慮。這跟怕不怕死,一點關係也沒有。跟有沒有骨氣,更是扯不上邊。

就像趙宋皇室降元時,不也是這般考慮嗎?

而且,所謂朝令夕改,說不定官府過兩天想明白,就會把這些不合理的律令撤銷。

近百萬的臨安市民,隻有近十萬人按捺不住自己的憤怒,聚眾圍堵臨安各個官府衙門。這些人雖然不足全部市民的一成,卻引發了相當大的動靜。

明麵上站在前頭的,是太學的學生;跟在他們身後的,是臨安城中居無定所、食不裹腹的流民;公然支持的,是直接罷市的商賈。

再加上各個衙門之中,以各種借口處於半怠工狀態的城守、巡捕與小吏。幾萬人的動亂,開始有向全城鋪開的趨勢。

然而,當一萬元軍士兵進駐臨安,並當街棒殺數百人之後,臨安頓時一片寂然。

一夜之間,彌漫在臨安城中的憤怒,不見了蹤影。

元國皇帝忽必烈下詔,公開斥責中書省為政者不知體查民情、不懂為民謀福,卻隻知道用最粗暴的手段,來達成自己的某些目的。

詔書之中提及,雖然國家現在處於動蕩之中,雖然陛下希望與全體國民一起熬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日,但是他希望中樞官員應當“心有敬畏、行有所止”,上要為國、下得為民。隻有這樣,才得取得對敵的最終勝利。

不過,朝令夕改無助於維護一個國家的正常管理與形象。因此,忽必烈作出承諾,中書省關於稅、捐的調整政策暫時試行半年時間,半年之後若是民怨依然極大,一定會做出適合民意的調整,並將退回這半年以來所超收的稅款。

同時,忽必烈在詔書之中,嚴厲地警告了潛入臨安的權國奸細,正是這些人在背後的主導與慫恿,才引發了臨安的動蕩。為了保護臨安百姓的安全,元國軍隊將暫時接管臨安所有的城防,並負責搜查隱藏於臨安各個角落中的敵國密諜。

但凡有與這些密諜勾結者,一律以叛國罪處置!

臨安城,一時風聲鶴唳。不少曾經參與動亂的學生與百姓,被如凶神惡煞般的元軍士卒直接捉往禦街斬殺。

臨安皇宮之前,那條曾經喧鬧無比的禦街之上,如今隻餘戰戰兢兢的行人,路牙上鮮血汩汩而流,數日不散。

臨安府外餘杭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