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別在於,誰能更全麵地把握各個戰場的動向;誰能毫無障礙地長距離調動軍隊;誰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對方攻防體係上的漏洞,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戰機。
當然,還有最關鍵的一點,戰爭終究比的是雙方的國力。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,誰能擁有更加雄厚的後勤支持,誰才有獲得最終勝利的可能。
長江沿線,權國水軍除了開始攻打元軍重兵屯駐的建康之外,再度加強對江陰一直到江陵長江航道的巡視。
數天的時間之內,戰火從北而南、自東向西,同時在荊湖北路南路、兩淮西路東路、兩浙東路西路、江南西路東路,同時熊熊燃起。
南北兩千裏,東西三千。
這是有史以來,未必是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,但絕對是同時發起的、涉及區域最廣的一場戰役。
最慘烈的戰鬥,發生在江西撫州。
文天祥麾下,聚集了五萬宋軍,從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李恒在江西的主力部隊。不過,這五萬人馬,畢竟大多數未經曆過正式的訓練。而且由於戰馬不足,在機動性方麵,遠遠弱於元軍。
可是,這一支部隊卻是所有戰場上,最為悍不懼死的軍隊。
這讓一直跟在文天祥身邊的兩個權國參謀,百思不得其解。
在他們眼中,戰場指揮水平如同稚兒般的文天祥,在士兵的思想工作方麵,卻甩了兩個人幾十條街。
要知道,他們可是海東軍事學院的優秀畢業生。派來協助文天祥,其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士兵的思想建設,以防止剛征招來的士兵出現畏戰不前,懼戰而逃的情況。
結果,在這方麵上,根本沒他們倆啥事。
撫州一戰,文天祥部殺敵近萬,死傷一萬五,卻終於沒能攻下看似搖搖欲墜的撫州城。
眼看兩浙元軍紛紛向江西挺進,在兩位參謀的死命勸說之下,文天祥終於領著三萬餘士兵,移師向東,直至弋陽。
弋陽地處懷玉山脈與武夷山脈之間,在江南也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產糧區。
文天祥背著手,立於山間石上,眺望著山下綠油油的麥田,雙目之中,充斥著深深的憂慮。
站在他身後的張參謀與丁參謀彼此用眼神默默交流片刻,並未去打擾陷於沉思之中的文天祥。
暫時放棄攻打撫州,是因為兩個人深知憑著文天祥如今的兵力,根本打不下撫州。轉戰弋陽,是為了伏擊從浙南向江西轉移的部分元軍。
不僅如此,兩個人的目的,其實都瞄向了弋陽附近,這數萬頃即將成熟的麥田。
這些糧食,他們肯定是拿不走的,但也絕不能落入元軍的嘴裏。
一陣山風拂過,三個人衣袖颯颯作響。
“你們,如何能保證,弋陽周邊十多萬的百姓,沒了糧食之後,能熬得過這個冬天?”
兩個人相視一眼,微微鬆了口氣,隻要這位大人肯開口說話,那便說明他已經想通某些重要的關節。
張參謀一聲輕笑,“文大人,即使咱們不燒了這些麥田,你覺得他們就有糧食過冬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