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初八。
汲郡城,衛縣。
一騎輕騎自東邊風塵仆仆趕到。
汲郡城門守軍上前攔下。
“下馬入城。”
馬上騎士大喊,“緊急軍情,羅成已經率部在遼南造反,剛率軍殺回東萊郡了,趕緊告之楚國公。”
“齊國公怎麼可能謀反?”守軍士兵驚慌問道。
“羅成三月在遼南屢戰高句麗,先破建安又奪卑沙,但在攻打石城之時,損兵折將,大敗。因他輕敵冒進,陛下欲降其罪,於是羅成便反了,他們渡海回攻東萊,目前正往西來!”
羅成造反的消息一時間傳遍整個汲郡城。
慌亂有之,不信的也有。
一時紛紛攘攘。
這個時候,禮部尚書、汲郡太守、黎陽督運糧草的楊玄感站了出來,聲稱羅成不知皇恩,竟因兵敗後不肯受罰而起兵造反。
“我楊玄感,世受國恩,在此危難之際,自當起兵以討伐不臣,爾等都隨我共討國賊!”
楊玄感召集了汲郡城中兵馬,然後以保護黎陽倉糧草為由,向黎陽倉進發,並派出人馬,向四處各地下令,讓他們發兵在黎陽會合,以共同討伐羅成,同時,還下達了征召令,大規模征兵。
楊玄感行動迅速,僅用兩天就到達黎陽。
一進黎陽縣,他迅速封鎖縣城,把縣中所有男丁都帶走,然後轉進黎陽倉城。
他一麵封鎖黎陽倉城,控製糧食,一麵也把黎陽倉城前的糧食碼頭上所有運糧來的江淮船隻和船員,以及往涿郡運糧的船隻及船員都扣下來。
他強征他們為軍。
短短幾天時間,楊玄感手底下已經擁有幾萬人馬。
其中有從汲郡帶來的八千府兵、郡兵、壯丁,也有他上次清河郡剿匪後收編的大量賊眾,等他再在黎陽縣和黎陽倉中扣留大批船員、壯丁,於是人馬迅速膨脹到了五萬餘人。
李密這時也帶著數支人馬從清河郡高雞泊以及平原郡豆子崗趕來。
人馬轉眼間就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。
李密建議楊玄感開倉放糧。
“之前你派人假裝從東萊趕來報信,說羅成造反,這招確實不錯,讓我一下子有機會獲得臨時調動兵馬大權。現在我們人手已經足夠,是否可以公開打出起兵旗號?”
李密認為不急,但楊玄感卻等不急了。
不顧李密勸阻,楊玄感在黎陽倉麵對著十萬聚集起來的府兵、郡兵、收降的賊匪,裹挾控製的江淮船手、地方民壯等講話。
楊玄感很奸詐的先再一次向大家確認羅成已經在東萊郡造反的消息,還把來護兒、周法尚兩員水師大將的名字也拉了進來。
“主上無道而昏庸,不顧天下黎民百姓的死活,天下擾攘不安,卻執意東征。去歲東征高句麗,死在遼東的將士四十萬,而因轉運糧草而受困餓而死民壯更多不勝數,因東征,中原無數百姓流離失所,皇帝不思賑濟百姓,安撫天下,卻又再次東征,如今連羅成、來護兒、周法尚這樣的大將,也都無法承受東征之累,紛紛起兵反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