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隻要你們一日不背叛我漢家,漢家也一日不負你們。”
分別之時,羅成對放心的將萬餘匹馬交給自己的兩位國姓爺道。
“我等永不敢背叛中原!”兩人信誓旦旦。
羅成笑著跟他們告別,不過他們的誓言卻隻是聽聽而已。任何誓言,其實都比不過強橫的實力。
正如那一句大航海時代的名言一樣,真理,隻在大炮範圍之內。
同樣道理,中原強,四周的藩屬自然忠心,而一旦中原弱,四周的藩屬也不可能還一直忠心耿耿。
白狼河邊,燕縣。
這裏曾經是朝廷設立的燕郡,早年還未東征前,朝廷在遼西這塊不大的土地上,先後設立了柳城郡、燕郡、遼西郡、遼東郡四個郡。不過此時,現在整個遼西之地隻有一個柳城郡,並且羅成整合遼西各郡縣後,在這裏隻保留了柳城縣、燕縣、懷遠三個縣。
老將軍屈突通心情低落。
“李密叛逆,居然已經在河南攻奪八郡,孟讓也在淮西攻破十餘城,皇帝卻在此時跑去關中。”
他想不明白。
更想不明白的是,忠武軍立這麼大功,朝廷一點賞賜也沒下來。
“屈突老將軍,你升任忠武軍節度副使,怎麼還不高興呢?”
羅成也沒想到,皇帝讓屈突通來接任段達的副使之位。
“羅帥,中原叛軍如此囂張,我等是否應當率軍南下平亂?”屈突通問。
可羅成卻隻是道,“將士們出征遠擊突厥,行軍作戰數月,也是相當疲憊,更何況我們此次也折損了幾千精銳。如今還未過寒冬,也該讓戰士們休息一下。再說,皇帝並未詔我們南下,我們若私自南下,可是無功反有罪的。”
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,哪怕現在忠武軍鎮守邊疆一道十一郡之地,可朝廷依然劃分了他的防區,在防區內,忠武軍有軍事調動權,但要出防區,也是必須得由朝廷的調令的。
無令而調兵南下,可視為謀反兵變。
“老將軍你也別擔憂,朝廷肯定能夠對付的了李密,退一萬步講,朝廷若真平定不了李密之亂,隻要一道詔令,我忠武軍自然也就揮兵入關南下。”
魏征在燕縣迎接羅成。
“收獲很大啊,不過這麼多馬匹你打算怎麼處置?”
羅成笑道,“雖然眼下冬春季節,馬不好養,可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成?十幾萬匹馬啊,這是我們這次辛辛苦苦拿命換來的,皇帝不賞勤王軍,我們自己總得給弟兄們謀些福利。”
他感慨著,賞罰無道,這也算是一個朝廷要崩的先兆了。
朝廷不賞,他羅成得賞,否則以後誰還願意拚命作戰?
抓起茶杯,略吹了吹茶沫後,輕抿一口,特有的帶著些苦然後回甘的茶香讓羅成滿意。
“在外打仗整天吃不好睡不好的,人都瘦了一大圈。”
“大帥辛苦了。”
“辛苦點沒什麼,總之我是全須全尾的回來了,可卻有幾千兄弟沒能回來,我隻能帶著他們的骨灰回來,相比他們,我這算不得什麼。”
魏征心裏也感歎。
一仗下來,幾千忠武軍子弟兵就沒了,這還是最精銳的騎兵。
“對了,大帥你這次帶了六千鐵勒人、六千突厥人編入軍中,這怕是不合規矩吧,兵部未必會通過啊。”
羅成一笑。
他抿了口茶,“老道你什麼時候也這麼迂腐了,這一萬二千人我帶回來,也沒有說就要給他們府兵的身份啊,你可以把他們安置在遼東各郡,讓他們建立屯莊,成為屯田戶嘛,然後再把他們編入郡兵之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