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李淵要跟我借梁譙二郡,還要跟我借一萬石糧?”
金鏞城裏,自視為天下總盟主的李密,聽完李淵使者的請求,不由的哈哈大笑,連殿中其餘的魏軍將校們都不由的笑了。
雖說如今李密也打著大隋太尉、尚書令、東南道大行台尚書令的旗號行事,可實際上誰不知道李密又不是真歸附了朝廷。
再說了,李密之前歸附的是楊廣,可楊廣已經死了。
現在江都的李淵等人立大興的楊侑為帝,洛陽的王世充立越王楊侗為帝,都自稱正統,都要來拉攏他,可李密卻沒再向哪個天子稱臣。
楊廣死了,李密認為這天下再也沒有人可以壓製的了他了,尤其是他前不久用計殺了孟讓,吞並了他的人馬地盤後,李密現在可不比之前。
“魏公,我以為不如幹脆放李淵來洛陽,讓他跟王世充二虎相爭,咱們也好坐山觀虎鬥,不管誰贏誰輸,咱們都少一個大敵,說不定還有乘機一舉除掉兩邊。”
不過也有人反對。
“李淵又不傻,我們放他到洛陽城下來,他肯定不會來的。”
李密也是這樣認為,李淵要真肯來洛陽,那就真傻。洛陽的王世充不會讓他進城,也不會讓他去關中,放他入關中,那洛陽的正統性就更存疑。
而他李密又在洛陽城下,所以李淵來了就算能擊敗王世充,最後也難逃自己這一關。
因此,他絕不會來洛陽的,正如李淵現在想要做的,便是想過黃河,去河北,然後繞道河東去關中。
但他麵前有羅貴擋著。
“那就先滅了李淵?”又有人道。
王伯當反對,理由是李淵現在帶著近十萬驍果軍迎著楊廣的棺材西歸,全軍思歸,這個時候若跟他們打,會很傷。
這就好比困獸更易傷人。
他認為最好還是放李淵過去,讓他去跟羅貴打。
而魏軍隻要坐山觀虎鬥,最後再出手便行。
李密還在猶豫。
黃河南岸。
滎陽郡之東,汲郡之南,東郡。
羅貴羅存孝父子倆正率三萬餘人馬進駐在東郡,分兵駐守著郡中幾城,由於羅存孝領一萬忠武軍渡海南來,現在山東軍也算是士氣正盛,哪怕對麵的李密號稱百萬,他們也不懼。
東郡,白馬城。
因為這裏扼守著黃河渡口白馬渡,所以位置十分關鍵。
羅存孝正組織兵馬趕建防禦工事,挖壕溝,栽鹿腳,搭箭樓······
一騎快馬奔來。
“遼東大帥軍令!”
騎士跳下馬,將一封從遼東渡海送來的軍令交到存孝手上。
這封信從遼東城發出,先是走大梁水的水驛,水驛快艇將船送進遼河的水驛站,再換快艇一直順遼河南下入海口,再換海船快艇經過廟島群島直抵東萊港。
然後再一路接力送來。
這封快信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接力送到了羅存孝手裏。
“放棄東郡,退守齊魯二郡?還讓我把這東郡送給竇建德?”
老四看完信,一臉懵。
為了迎戰李密,他已經做了許多準備,雖然現在又來個李淵,但他自認為不懼。
可現在還沒開打,羅成卻要他撤離。
撤離不說,還不讓人毀城,要他派人過河去汲郡找竇建德的人,說把城交給他們。
“這是哪裏不對?”
羅貴接過信看完,“五郎的計劃倒也沒錯,現如今咱們據守東郡,形勢十分不樂觀,北有竇建德、西有李密,如今南麵還來個李淵,個個都是十萬以上的兵馬,咱們夾在其中,極為危險,就算守住一時,也難免被人所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