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中。
京師,大興。
李淵龍入大海,虎入山林。
趁著竇建德、李密、王世充中原混戰,他終於找到了個機會一路向西奪命而逃,也逃入了關中。
兵入關中,對於驍果軍來說,自然萬分高興,終於回到了家鄉,而對於帶他們回到京中的李淵,也十分擁護。
這個時候,關中空虛,留守衛玄衛文升帶著西京不多的一支兵馬,正往洛陽討伐李密。衛文升出兵之時楊廣還沒被殺,他是奉皇帝之命出京到洛陽討賊的,誰知道出來後皇帝被弑。
而後王世充擁了個天子,李淵又擁了個天子。
衛文升原本當然是應當擁立關中天子的,可是他此時率兵在洛陽,軍中糧草等一應俱靠王世充供應,手下不少將校也都被王世充拉攏收買,而當時李淵等被擋在彭城,根本難以回京,在這種情況下,衛文升最後不得不表態支持了王世充擁立越王為天子。
可如此一來,當李淵入關後,衛文升便被定為了附逆叛賊,無法再回關中了。
“衛玄此人,不回京更好。”
李淵對自己的三個兒子說道,“若是他回來了,還是個麻煩。”
衛文升畢竟不是孤身一人,他手下幾萬兵馬,更別說他此前數年留守西京,在這裏有一套留守班子,對這裏的掌握比李淵強。
現在李淵豈願意讓他回來?
借機將衛玄列為叛逆後,李淵的行動很迅速。
剛進入關中,李淵便與心腹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。
在這個會議上,李淵決定將所有關中兵馬分為三軍,三軍再分為左右兩翼。
同時,他還決定設立大將軍府,並開府置僚屬,李淵為大將軍。
他本為是六輔政大臣之一,又是宰相納言,可李淵現在卻要自稱大將軍,這無疑是要擺脫其餘幾位輔政宰相。
王世充是逆賊,自然除名輔政之列,陳棱留在江淮,來護兒病死彭城,楊義臣和蕭瑀在河東,這麼一來,其實輔政大臣在京者隻他一個。
但李淵並不滿足,而是要另設大將軍府,這與羅成的元帥府相當,就是要把關中朝廷中樞轉到他的將軍府去。
以便他全麵的掌權。
會後。
李淵麵見天子和攝政蕭太後,上呈了一張單子。
蕭氏接過。
隻見上麵寫著一張封官名單。
李淵進封唐王,加大將軍,許開府。
李建成為隴右郡公,左領軍大都督,左三軍歸其統轄。
李世民為敦煌郡公,右領軍大都督,右三軍歸其統領。
劉文靜為司馬,柴紹為長史,唐儉和溫大雅、溫大有兄弟為記室等等。
沈光這位功臣,卻被授了一個劍南安撫使之職,派去安撫劍南、雲南兩道,這很明顯,是要奪沈光軍權,把他排擠出中樞了。
李淵還特請封自己的兒子李元吉為南陽郡公,讓他率一軍鎮守武關。這是他們入關時的路線,現在他派這個兒子去鎮守。
長長的一張單子,全是李淵的人。
從江南回來的驍果軍,還有關中原本留守的一些兵馬,加起來大約有十二萬人,李淵將其分設為六軍,卻都交給自己兒子統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