泗沘。
扶餘都城,國王扶餘隆坐在王位上,可卻心神難安。他本是王孫,可是大將叛亂,弑殺國王,然後卻把他推出來做國王。
外人還道是他扶餘隆貪戀王位,陰謀叛亂,弑祖奪位。
可實際上扶餘隆冤啊,他其實不過是被叛軍推出來的傀儡而已。
他連個王宮都控製不了,旨意出不了王宮,更別說都城。
“我扶餘立國數百年,擁有五都,分統三十七郡、二百城,有七十六萬戶。可現在,卻要遭受滅頂之災了。”
“大王,秦人不過趁亂偷襲,攻破我百濟一郡而已,如今也已經由大軍收複,大王何必如此悲觀。”
扶餘隆歎氣搖頭。
事情真要有這麼簡單就好了,扶餘隆早年是曾經入中原隋國讀書的,當時以藩王子弟身份入國子監讀書,對於中原扶餘隆很仰慕很喜歡,甚至都不願意回來。
後來隋亂,國王派人接他回國,他回國後請求做了一郡太守,把從中原學來的經驗治理地方,取得很好的效果,擁有極好的民望。
“我聽說這次攻破我百濟郡城,糜爛三百裏的隻是秦天子的一隻皇室商船隊而已,根本就不是秦國水師。他們隻有百來條商船,幾千護衛,結果卻滅了倭國三百多條船,還把一萬倭軍給全軍盡沒,連倭國攝政皇太子的同母弟來目皇子也被殺了,這事豈是小事?”
這話說的一眾百濟將領們都默默無言。
這些人算是百濟貴族中的二代,都是少壯派。他們都是熱血的一群年輕人,對於百濟國內的腐敗很看不下去,尤其那些貴族甚至借向中原皇帝進貢之名,欺騙國內,大肆搜刮貢品,搞的民不聊生。一怒之下,這些少壯派們才兵變。
本以為聯合倭國,那麼當可以把欺壓在他們頭上的秦人趕走,甚至奪回過去被高句麗奪走的那些舊地,恢複曾經的榮耀。
可是誰能想到呢,他們在北麵主動發起進攻,第一支北上的萬人先鋒,毫無功勞。
甚至最後還屢吃敗仗,就打下了幾個屯子,可那一萬人最後卻被秦人反分割,最後大敗而回,折損了數千。
正當他們準備集全力北上,可誰料到,一支秦皇的商船隊,卻都能給他們重創。
“他們隻是趁虛而入。”
扶餘隆扶著自己的額頭,“諸位別再自欺欺人了,勿阿兮城做為接應倭軍的城池,本就屯兵三千,還存儲了大量糧草器械,而倭軍一萬先鋒抵達,這個兵力已經絲毫不弱了。但結果呢,秦皇的商船隊,才幾千護衛,就把我們兩家一萬三千人馬給屠光了,還奪了我們的城,糜爛了周邊三百裏。”
“一萬三千人都防不住秦人,那下次這支商船隊若是要再故計重施,南邊哪座城池又攔的住?”
百濟想要聯倭北伐,奪取漢江南下遊南岸舊地。
可現在情況是,秦軍的徐世績在帶方郡搞堡壘戰,深溝壁壘,堅壁清野。
各地屯民聚守屯莊,如刺蝟一樣。
而徐世績坐鎮漢城,另分出兩個廂八千人分駐兩翼前出,這個陣勢,擺明了是能攻能守。
百濟想求戰,徐世績守城不出。
秦人又搞堅壁清野,使的他們進入帶方郡後補給困難,若想攻打屯堡,但這些屯堡雖小,但數量多,又十分堅固。
甚至一不小心,就容易被這些堡民襲擊後路、糧道等,苦不堪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