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首談龍脈(1 / 2)

“秦法乃大秦根基,自商君變法以來,六世不變,方有今日大秦之一統天下,陛下不可輕動!”

群臣目光如炬,麵上帶著悲壯,一副即將要赴死的赳赳模樣。

這一刻,鹹陽宮之上的這一幕,像極了電視劇中,亡國之君好逸惡勞,敗壞江山,底下忠臣烈士死命勸諫,不為生死,隻為了一腔熱血,隻為了這天下芸芸眾生。

此時,秦君就是那個亡國昏君,而底下的眾臣像極了忠臣烈士。

“秦法乃大秦根基,朕自然清楚!”

半響之後,等到大殿之上的氣氛在一次回暖,秦君心下方才鬆了一下口氣。從奪舍始皇開始,由於始皇積威深厚,秦君一直以來都是一聲令下,群臣奉為至高聖命。

這讓秦君內心有些膨脹,以為大秦帝國是自己的一言堂,可以任由自己施展改造。

但是,眼下的這一幕告訴秦君,老秦人不缺少忠臣烈士,隻是因為始皇帝威震四海八荒,才讓皇權高高在上。

但是,大秦帝國是老秦人用無數的鮮血硬生生殺出來的,自然不是秦君一個人的。

甚至於可以說,大秦帝國是老秦人的。

大秦與後來的曆朝曆代皆不同!

.......

“但是誰也不敢否認儒門的強大,作為當世兩大顯學之一,更是當世唯一一個半聖顯於世的存在,儒家的強大,毋庸置疑!”

秦君目光幽深,望著文武百官:“如今小聖賢莊之主,下任儒門首領,親自登門,意味著什麼諸位愛卿不清楚麼?”

秦君一句話,讓整個大殿一下子安靜了下去,他們心裏清楚,大秦帝國的劣勢,以及練氣士聯盟以及諸子百家的強勢。

而他們真正意義上收聲的則是,儒家的半聖荀子。

這位李斯與韓非以及蒙恬的老師。

對於此人,秦君還是極為佩服的,一個儒家的最後半聖,一個半聖賢師,竟然在最後教導出了一個法家至聖,一個法家大才,帝術的傳承者,以及一位縱橫無敵的大將軍。

這樣的人物,當真是傳奇。

一位半聖,足以讓儒家縱橫不敗,成為當今兩大顯學之一。

這也是當初,大秦帝國與法家聯合在一起,讓法家大興,大秦帝國奪取天下的原因之一。

畢竟,後來韓非成了至聖。

這讓法家水漲船高,有些看不上大秦帝國了。

唯一的好處就是秦法經過多年的發展,已經自成體係。這才讓當初大秦帝國與法家決裂之後,依舊能夠保證大秦朝野運轉,依舊具有審判力。

正是經曆過了法家的背叛,這讓大秦朝野對於諸子百家極為的忌憚,但是同時正是感受到了這種好處,大秦朝野對於諸子百家,特別是治國一脈,很是熱衷。

這也是當秦君提出荀子,整個鹹陽宮大殿在瞬間安靜下來的原因。

“陛下,秦法自孝公之時,自商君變法以來,經曆了惠文王,武王,昭襄王,孝文王,莊襄王及至陛下,早已經自成體係,足以維持大秦帝國運轉!”

蒙毅眼中掠過一抹精光,對著秦君,道:“陛下,儒家雖強,法家雖盛,但是終究不是我大秦之物,他們自然不如我秦法更適合大秦帝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