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,冀近神靈也(2 / 2)

聞言,秦君微微頷首。

他心裏清楚,這不是各大勢力變得善良了,而是如今的各大勢力有求於他,不得不收斂起本性。

“中原大地之上呢?”半響之後,秦君對著王綰,道。

見到秦君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,王綰連忙,道:“稟陛下,中原大地之上,暫時相安無事,沒有戰事發生!”

“如此甚好!”

點了點頭,秦君對著王綰,道:“詔令:傳朕旨意,大秦帝國各部大軍正常訓練,等朕從泰山之上返回,著手平定天下。”

秦君心裏清楚,這個時候統一天下,阻力太大了,這些人沒有得到蒼龍七宿之秘,自然不會停手。

“諾。”

.......

相比於其他勢力,大秦帝國出行聲勢更為浩大,蒙恬親自率領十萬藍田大營大軍,護衛秦君前往泰山。

更有東皇太一,伏念等高手隨行。

此去,秦君帶著大秦帝國之中,最強大的戰力親自前往泰山。

“陛下,我大秦曾封禪泰山,而如今各方勢力彙集泰山,難道這泰山之上真的有太古之秘?”蒙恬眼中掠過一抹疑惑,對著秦君,道。

聞言,秦君思緒一下子陷入了回憶之中。

........

泰山,巍峨沉渾,氣勢磅礴,尊為五嶽之首,號稱天下第一山。

自古以來泰山便是神聖的象征,位於中原地區的最東部,被黃河與汶河環繞,最前端是孔子的故鄉曲阜。

山莫大於之,史莫古於之!

泰山雄偉壯闊,具有厚重的曆史沉澱,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,是冀近神靈之地。

橫掃六合的秦始皇,雄才大略的漢武帝,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。

而在此之前,上古時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禪。

先秦古籍《管子.封禪篇》曾有記載:“昔無懷氏封禪泰山;伏羲封泰山;神農封泰山;黃帝封泰山;堯封泰山;禹封泰山……”

上古時期,諸多聖皇與古帝無一例外,皆選擇在此封禪,令泰山籠罩了重重迷霧,透發出無盡神秘氣息。

春秋時期,孔聖曾往來於泰山,尋覓上古封禪大禮的遺跡,但卻空留遺憾,未有所獲,弟子追問時難以回答。

“天高不可及,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,冀近神靈也。”秦君語氣幽幽,望著前方,仿佛一眼見到了泰山:“蒙卿,在這整個中原大地之上,最神秘的地方出了昆侖山,十萬大山,就剩下了泰山!”

“而且,泰山乃古之聖皇封禪之地,也是人族大能雲集之處!”

“朕曾封禪泰山,便是想要追尋古之聖皇的足跡,既然對方看重泰山,未必就沒有這一點原因!”

秦君語氣幽幽,但是依舊是沒有將心中所想全部說出來,他心裏有一種猜測,那便是泰山之上,有早已經失去蹤跡的五色神土。

而對於他的謀劃而言,這五色神土作用極大。

此番登上泰山,除了想要知道蒼龍七宿之秘,也有一點便是為了五色神土的蹤跡。

畢竟書中曾有記載,在泰山之上,古之聖皇封禪所用的祭壇便是五色神土築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