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關。
武關,春秋時稱少習關,為三秦要塞,亦稱之為秦楚咽喉。
扼秦楚之交,據山川之險。道南陽而東方動,入藍田而關右危。武關巨防,一舉而輕重分焉。
自古以來,都有武關一掌閉秦中,襄鄖江淮路不通之言。
自春秋始,曆來武關均設防守。
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武關有城垣,北倚岩崖,南臨絕澗,河水環東、西、南三麵,城址橫出河心。城東有四道嶺,特別是吊橋嶺高且陡峭,上山一道,不容並騎,為武關屏蔽。
一座武關,足以抵上百座秦關。
而且,關西地勢較為平坦,唯出關東行,沿山腰盤曲而過,崖高穀深,狹窄難行,與函穀關、蕭關、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。
對於大秦帝國而言,除了函穀關外,就屬於武關最為重要。
畢竟武關與函穀關困鎖關中,讓大秦近乎於立於不敗之地,隻要是武關與函穀關無礙,大秦帝國就可以從容收拾叛亂。
最不濟,也不過是重演戰國之世,大秦依舊有重新崛起,最後一統中原大地的可能。
而此行,嬴政的目的便是武關。
這個自阿房女死去,嬴政在也沒有踏足的關隘。
一路之上,輕騎而動,旌旗獵獵,大風起兮,自有風雲橫衝之勢。
軺車隆隆,戰馬蕭蕭。
特別是由於尚坊之力,嬴政的軺車早已經今非昔比,而是一件靈器,而且這支大軍的戰馬都是清一色血脈變異的良馬。
一路之上,速度極快。
一天之後,嬴政一行人便到了武關。
雄關巍巍,庇我大秦。
這一刻,望著近在咫尺的武關,嬴政也是感慨無比。
“臣李信攜武關諸將拜見陛下,陛下萬年,大秦萬年——!”由於伐楚的失敗,李信雖然封侯,卻一直都在外放。
有人覺得這是嬴政對於李信的疏離,但是隻有真正了解嬴政心思的人,才知道不管是函穀關守將,還是武關守將,以及九原大將,這都是嬴政真正的心腹。
畢竟這三地才是關中腹地之中,最為緊要的三處。
隻有這三處抓在手中,關中腹地就會被牢牢地抓在大秦的手中,如此一來,大秦帝國將會是穩如泰山。
就算是偶爾有叛亂爆發,也不可能威脅到關中本土,這樣一來,大秦隨時都能夠調集大軍進行征伐。
就算是有叛亂,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中,徹底滅掉。
這便是嬴政將武關交給李信的目的所在。
“嗯!”
點了點頭,嬴政輕笑:“李信,這武關之中,最近情況如何?”
對於嬴政而言,敘舊隻是其次,視察武關之中的情況才是最關鍵的事情,這一點,嬴政從一開始就清楚了。
他本就不是公私不分的性格。
聞言,李信連忙,道:“稟陛下,由於大秦橫壓四方,武關隻是關中要塞,卻並非天下要塞,最近數年都平淡,沒有絲毫的波瀾。”
“臣在這裏守關,都快廢了........”
這一刻,李信的話語深處,有一絲抱怨。
作為一個武將,自然是想要縱橫天下,特別是現在的大軍都所向無敵,李信更是清楚,隻有不間斷的大戰,才能提升自己的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