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!
大禹劃九州,河洛屬古豫州地。
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,太康、仲康、帝桀皆以斟鄩為都。
其後,商朝建立,商湯建都西亳。
西周代殷後,為控製東方地區,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。
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,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,定鼎於郟鄏,曾遷殷頑民於成周,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。
當時洛陽稱洛邑、新邑、大邑、成周、室、中國等,亦稱周南。
周平王元年,平王東遷洛邑,是為東周。
漢光武建武元年,劉秀定都洛陽,改洛陽為雒陽。
黃初元年,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。泰始元年,西晉代魏,仍以洛陽為都。太和十八年,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。
大業元年,隋煬帝遷都洛陽,在東周王城以東,漢魏故城以西,新建洛陽城。
唐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,稱東都。
武則光宅元年始,改東都為神都,對都城進行擴建。唐佑四年,後梁、後唐、後晉均曾都洛陽,後漢、後周以洛陽為陪都。
.........
關於洛陽的記憶,在腦海之中一閃而過,嬴政微微點頭。
他心裏清楚,每一個都城都不簡單,而洛陽更是為多個朝代的都城,這其中多有緣故。
隻不過,由於修煉的緣故,嬴政大概知曉了洛陽的與眾不同,這其中,必然是因為龍脈與氣運。
有道是,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。
一地便有一地的氣運,這便是名山大川往往被修煉之輩占據原因。
下名山僧占多!
便是這個道理,而曆朝曆代定都更是如此。
無數風水大師親自勘驗,才會建都,嬴政記得清楚,商君選址鹹陽也是如此。
當初之所以選址鹹陽,便是因為陰陽家,北阪之下,乃是興秦之聖地,嬴政還記載的在鹹陽城的圖紙之上,依舊是記載著。
巍巍北阪便是賜王座,滔滔渭水便是龍行於前,背山帶河,麵南而坐,乃是成王於下之大氣象。
而秦為水德,水性陰平,正應以法治國大出於下。
甚至於這鹹陽二字,都大有講究。
鹹陽所在,山水俱陽,而秦為水德,需以大陽補之。
心中念頭閃爍,嬴政作為大秦之主,身負大秦國運,對於氣運一,更是感同身受,這一刻,對於伏念所言的洛陽,幾乎便是心動了。
畢竟整個中原大地之上,除了鹹陽,也就是洛陽,以及寥寥數地可行,但是,嬴政斷金陵王氣,有施展引龍之術,倒是整個大秦帝國之中,最適合作為新都的地方便是洛陽。
甚至於,這便是大秦的唯一的選擇。
..........
“伏念,若是營造新都,需要多久,如今的大秦是否可以同時開展?”
聞言,伏念沉默了許久,在心底深處盤算了一二,方才對著嬴政,道:“陛下,由於臣的官職不屬於這一塊,對於其中的了解不多。”
“隻知道現在的大秦,不光是驪山陵,阿房宮在修煉,而尚坊之中忙碌與三軍換裝,大秦上下都在一心修煉,在加上,九原一戰,我軍傷亡慘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