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顏家兄弟(3 / 3)

不得不說,璞玉送到目前的東西,應該是樣樣都滲透人心的,經此一遭,顏家眾男子對這位大嫂子可是印象頗深啊。

顏正陽有些玩味的看著璞玉眼都不眨的拿了同樣又一樣的好東西,實在是這些東西的價值,有的時候卻是有錢也未必能買到的。

顏正雨此刻並未急著道謝,而是緊著從冉紅的手裏的接過了這一方硯,細細品摩,又拿手去丈量,一邊丈量,一邊自己嘀咕著,聲音略輕,別人竟未聽聞是何。

顏正巒一腳踢了過去,嚇得顏正雨忙往一邊閃,還要一手護好手裏的硯台,微有些不滿的看著顏正巒道:“四哥,你幹嗎?”

顏正巒哼道:“又不是沒見過好東西,別見方硯台就跟丟了魂似的,好歹顏家的禮儀你總不能忘吧,還不向大嫂道謝。”

“啊!”顏正雨猛的拍了一下腦袋,道:“大嫂,對不起啊,我一時看迷了,都忘了謝謝大嫂了。”

璞玉搖了搖頭,道:“五弟喜歡就好。”

顏正雨一聽,猛點頭道:“大嫂,這方硯台,五弟要是沒看錯的話,是不是就是素有:端溪古硯天下奇,紫花夜半吐虹霓的端溪硯。”

璞玉點了點頭,道:“五弟見過?”

顏正雨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,道:“不瞞大嫂,咱們褚州不比京裏麵,什麼好東西都翻著花的往出冒,像這樣的硯台,隻怕褚州市麵竟是一塊難求,就算是能見到的,也不是什麼上好的料子,與大嫂送我這一塊,隻怕相差甚遠了。”

“噢,五弟,你不會說笑吧,不過一方硯台,哪有這麼多門道?”顏正巒一臉不信的看著顏正雨問道。

顏正信和顏正瀟也是同樣的臉色看著顏正雨,等著他來解釋一二。

顏正雨也不藏著,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娓娓道來,道:“文人這中素來有十大名硯的口口相傳,這十大名硯分別就是:端硯——其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市東南端溪之爛河山,因其“體重而輕,質剛而柔,摸之寂寞無纖響”,自問世以來,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。加上紋理綺麗,各具名目,加工技藝亦愈紛繁,地位越來越高,故而升到我朝石硯之首。

二是:歙硯

其料取於江西婺源縣龍尾山一帶溪澗中,故又稱之為龍尾硯。其石堅潤,撫之如肌,磨之有鋒,澀水留筆,滑不拒墨,墨小易幹,滌之立淨。

三是:澄泥硯

澄泥硯為陶硯,為貢品。其精於雕琢,澤若美玉,儲墨不耗,積墨不腐,冬不凍,夏不枯,寫字作畫蟲不蛀。

四是:洮硯

洮硯亦稱洮河硯。其料取於甘肅卓尼一帶洮河深水處。因而石質細膩,膚理縝密,發墨而不損毫,磨麵不光,嗬氣即濕。北方最為貴重。

五是:紅絲石硯

山東紅絲石硯為魯硯代表,曆史上以其質地嫩潤,護毫發墨,色澤華縟,瑰麗多姿。

六是:苴卻硯

四川苴卻硯,石質溫潤如玉、嫩而不滑。叩之有錚錚金石聲,撫之如嬰孩肌膚般細膩溫。

七為賀蘭硯

寧夏賀蘭硯采用賀蘭石,它天然形成深紫、綠兩色,相互輝映,色彩鮮明,紫底綠彩,雕刻藝人因石製宜,精心用料,雕出千姿百態的賀蘭硯。

八為:思州石硯

貴州思州石硯已有四千多年的曆史,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。

九為:鬆花禦硯

十為:易水古硯

易水古硯石質細膩,易於發墨,雕刻古樸,為各代書法家和收藏家所珍愛。”

顏正信對於自己五弟的賣弄頗有些無奈,道:“那與你手裏這塊可有何幹?”

顏正雨一臉激動的道:“二哥,你不知道,我手裏這塊拿的就是十大名硯之道的端溪硯啊,是端溪硯啊。”

剛才大家光注意顏正雨的表情怪異的,到是忘了開始的時候冉紅就說過這是一台端溪硯,這會兒才一臉恍然大悟。

顏正雨猶自沉浸在興奮中道:“端溪硯產於端溪東側斧柯山西麓一帶,有老坑、坑仔、麻子坑、冚羅蕉、朝天岩等。內邱瓷甌,端州紫石硯,天下無貴賤通用之。

而且關於這個硯台還有一個傳說呢。一天一老硯工路經端溪時,看見有兩隻仙鶴飛落溪水之中,久而不起,於是心生疑竇,張網撈捕,但撈起的卻是一塊石頭!不過,這塊石頭十分奇異,上有裂縫,不時發出鶴鳴聲響,老硯工順著裂縫把奇石撬開,奇石竟一分為二,化作兩隻硯台,硯邊各有一隻仙鶴佇立在蒼鬆之上。消息傳開,硯工們紛紛仿製,或各展其藝,在硯台上雕以各種圖案花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