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童心未泯(1 / 2)

劉彥軍抱著小囡囡走到菜園,姐姐在蹲著摘辣椒,往兩邊看去,看到西紅柿長的都有拳頭大,豆角都有半米多長,青椒都青的發暗了,茄子也長的滾圓,都有小西瓜那麼大了。

說一下,茄子有兩種,一種是南方的紫茄子,有細長的和圓的兩種,圓的不是很圓,一般都和葫蘆有點像,不過葫蘆是一大一小兩圓茄子隻有一個。

還有一種是北方的茄子是青茄子,南方人一般應該都沒吃過。形狀和紫茄子一樣也是兩種。

長茄子適合做油燜茄子清蒸茄子等等,圓的拿來燉菜,可以拿來燉肉燉雞,也可以煎茄餅子,味道美極了。

“放我下來,舅舅。”小囡囡踢踢腳奶聲奶氣的說到。

“媽媽我來幫你,我也要摘。”又對著劉翠說到。

劉彥軍有些無奈,看著姐姐眼神裏漏出詢問“你怎麼說”。

姐姐知道她又要下來玩抬起頭說到:“不能亂摘,摘之前要問我,不然不讓你舅舅放你下來。”

“知道了,我先問你再摘,讓舅舅放我下來。”小囡囡心急的說到。

小孩子對什麼都好奇,都想摸摸看看,看到大人做什麼,自己也想去學,對一切充滿了好奇,自己努力的去探索。

剛剛三點鍾做飯還早了一點,學校都是五點半放學,姐姐也不急著去做飯,看到菜地裏有一點草冒頭了,打算先拔一下草,再去做飯。

家裏還有臘肉,等會再殺一隻土雞,再隨便做幾個菜就好了,自己人沒必要做的一盤一碗的,吃好就行。

姐姐在黃瓜架下拔草,劉彥軍就把豆角架下麵的草拔一下,小囡囡邁著小短腿,噔噔蹬的跑到姐姐麵前,看姐姐拔什麼她也有樣學樣。

山區不缺水,菜地裏土都很濕,輕輕一拔就出來了。小囡囡不懂,拽著一根草用力的一拔,小草拔出來了,自己也被自己的力氣帶的摔倒在地。

不過農村的孩子沒那麼嬌貴,摔了碰了實在很疼,也隻是哭那麼一會,一會忘記就好了。就那還是家長在旁邊才哭,家長沒在旁邊拍拍屁股站起來就好。

小囡囡被摔得有點萌,為啥媽媽舅舅可以輕鬆的拔出來,自己咋一拔就摔倒了,小腦袋裏,浮現了無數的問號?

姐姐把小囡囡扶起來,拍拍褲子上的土,輕聲說到:“別那麼大力氣,輕輕一拔就掉了。”

是這樣嗎?

小囡囡心裏想著。

小囡囡按照媽媽說的,小手抓著一根草,輕輕一拔果然掉了,自己也沒有摔倒。

“媽媽,媽媽看我拔好了嗷。”小囡囡高興的拿著草,在姐姐麵前顯擺。

“小囡囡最棒了,來跟著慢慢拔。”姐姐輕聲細雨的鼓勵到。

小孩子渴望父母的鼓勵,幫父母做一點事情會很開心,到大幾歲了反而不願意去做了,也不知道為什麼。

劉彥軍看到這樣一副場景,心裏也為姐姐高興。

看到小囡囡的笑容,感覺自己的心情都變的更好一點了。

天真無邪的笑容會感染,可以傳遞給身邊的人快樂的情緒。劉彥軍有些明白道德經中‘能嬰兒乎’一句的另一重含義了,心境感覺進了一步。

嬰兒無思無想,不會受外界影響,自己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心裏不會有雜念,怪不得赤子之心之人都是武學奇才。

自己是做不到赤子之心了,不過可以放下心中的雜念,想什麼做什麼,沒必要違反自己的心。

想笑就笑,劉彥軍也跟著小囡囡的笑容,把笑容放到嘴角。

過了一會草拔好了,姐姐想了一下說到:“小軍你看著摘點菜,我去後山抓隻雞。”

劉彥軍不想姐姐那麼破費,嘴裏說到:“姐,沒必要的,又不是沒吃過,我也不是小孩子了。”

“就是沒吃過,你還沒在我家吃過飯呢?這些雞都是我自己養的,有什麼破費的,再說你姐夫和聰聰也會回來,一家人在一起,怎麼也要吃好一點。”姐姐說著往後門走去。

劉彥軍確實沒在姐姐家吃過飯,姐姐結婚的時候自己高三學習忙,後來上大學畢業工作更是沒空,每次回來都是急忙忙的回家幾天,又直接坐車走了。

姐姐家後院出去就是一個小山坡,拿籬笆隔了一片放養了幾十隻土雞,也沒打算賣多少錢,自己家養的吃著放心,也更好吃。

農村人就是這樣,無論是糧食,蔬菜,水果,雞,鴨,豬,羊,等等都是能自己親自來就自己喂自己種,這樣感覺放心心裏踏實。

農村的土雞是真正的土雞,從小雞開始,隻要能自己找食,就不在喂飼料,都是在山上找蟲吃,或者吃些草籽,也不在乎長多快,餓不死就行,頂多喂點苞穀(玉米),小麥之類的糧食。

劉彥軍看了看番茄長的不錯,打算摘一個嚐嚐,就在這時小囡囡的聲音傳來。

“舅舅,舅舅讓我來摘,你說摘哪一個。”小囡囡著急的說到,她以前應該摘過,可能是她想摘姐姐就讓她摘了幾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