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誤會解除(1 / 2)

“等,等!

你的意思是軍子是那個幸運的,已經入道了?”二房老太驚訝的問到。

聽到太爺的解釋,和他那信心十足的保證,二房老太已經有些明白過來了,當初定下的規矩是全看緣法,現在看來劉彥軍就是那個走運的幸運兒了。

“嗯?”

“哦,是這個意思,軍子不用經曆那一關,不會有什麼危險的。”太爺從沉思中醒來,解釋了一下。

老太對劉彥軍是關心,舍不得劉彥軍冒險,二房老太是不希望再見到家族還有人因為那件事而死,不過無論怎樣,都是怕劉彥軍有危險,太爺不得不解釋一下,如果沒有老太的同意,太爺也不敢擅自做主。

二爺看了看幾個老人,心裏很迷,這說的什麼?

怎麼有點聽不懂啊!

軍子有危險,什麼危險?

這說的什麼啊?

二爺抬頭看了看爺爺,使了一個眼色,詢問了一下,爺爺搖搖頭讓二爺不要摻和,爺爺知道大部分事情,知道劉彥軍不會有危險的,也知道太爺不會讓劉彥軍現在接班心裏很放心。

看到老太和二房老太,為了自己的事情,不惜當著這麼多小輩的麵訓斥太爺,劉彥軍心裏很是感動。

對於這些小輩的疼愛老太她們是得不到什麼回報的,就是有些回報,他們也享受不了幾年,能在沒搞清楚事情之前,就護著自己,不惜當麵訓斥太爺這個三弟,有點幫親不幫理的味道。

劉彥軍感覺自己對這些老人的孝順很值,以前對他們的尊敬不虧,這些老輩的品德確實值得他們這些小輩尊敬。

加上劉彥軍從太爺上次說事中,知道一點這些老人當初付出了什麼,自然也明白人家為何會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說法,不光是他們的人生經驗,處事方法,就是他們曾經的付出就值得小輩孝順對待。

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,從現在電視上,書本中都可以看到幾分,能從以前那個艱險的日子中養育子女生存下來,他們的付出的代價,遠超我們現在人的想象。

不過好的是,國家確實強大了,劉彥軍出生之後就沒有過那樣的苦日子,可是人不能忘本,沒有這些老輩的付出,根本沒有他們這些小輩過的好日子。

遠的不說,劉彥軍也聽母親和父親說過,他們小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,他們小時候的日子可沒有劉彥軍小時候舒服。

聽母親講古的時候說過,她小時候上學大冬天,下著大雪腳上都沒有鞋子的,躺著雪上學,因為交不出幾塊錢的學費被開大會點名,就這樣母親也沒有放棄學習,直到有一次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舅舅犯了錯,被姥爺吊在房梁上拿皮帶抽,那次事情把母親嚇壞了,從此就沒有繼續上學,連小學都沒有畢業。

具體因為什麼事情,母親沒說,她的說法是時間太長忘記了,不過劉彥軍可不怎麼相信,連小時候上學這樣的事都沒忘記,怎麼會忘記因為什麼輟學,可能是什麼難言之隱吧!每個人都有秘密,神秘一點也是好事,有點神秘感也不錯,有些事情真的知道了,可能結果並不如人意。

母親家並不是什麼大戶人家,她小時候過的也是比較苦的,還好的一點是姥爺比較有本事,上山打獵,撒網抓魚都是好手,母親小時候沒被餓到過,按她的說法,她小時候經常拿著姥爺打到的獵物,分給那些小朋友,姥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,沒去管過,所以劉彥軍對姥爺還是很崇拜的,還特意跟姥爺學了不少打獵技巧。

至於父親小時候,應該說還不算太苦,因為劉家的底子在那裏,還上了五年級,在他們那個年代已經算個文化人了。

隻有分家之後父親苦了一點,試著出去打工結果一個月隻掙了五塊錢,忙了一年回來都沒剩什麼錢,還好母親在家裏種著地,才沒讓一家人餓死。

後來父親也不學人家出去打工了,就老實在家裏種地,雖然發不了財,可是最起碼可以保證一家老小溫飽,就這樣苦了幾年,直到後來國家不在讓交公糧,還發種地補貼,家裏經濟才好一點,每年都能省點錢了。

……

……

“老太,太爺沒有惡意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