炊煙剛冒沒一會,應該還沒到吃早飯的時間,趁著有空,劉彥軍打開大門,走到對麵房屋,也就是現在劉家的祖祠。
走進祠堂,淡淡的檀香味撲麵而來,這是常年香火留下的味道,積少成多,房子裏的木材家具也留下了香火的味道,一開門就可以輕易聞到。
香爐裏新的香灰不多,隻有很少一點,劉彥軍明白為什麼,現在不年不節沒人來上香很正常。
家族裏的後輩平時沒什麼人來上香,隻有逢年過節才會想起,來到祖祠上柱香,香爐裏新鮮香灰應該是太爺留下的,也隻有太爺經常來祖祠才會經常上香吧。
從旁邊拿起蠟燭點燃,劉彥軍從供台上拿起檀香在蠟燭上點燃,拿在手裏拜了拜,嘴裏念念有詞:“各位先祖,後輩劉彥軍拜見各位老祖,平時常年不在家,沒能供奉先祖,後輩不孝,望各位先祖原諒……”
……
把說的話說完,劉彥軍把香插到香爐裏,又拜了拜,才把蠟燭熄滅往裏麵走去。
劉彥軍也不知道各位老祖能否聽見,不過自己有話說了就行,自己心意到了。
按照固定的順序敲擊牆壁,劉彥軍輕易打開了密室,順手從旁邊的牆壁上拿起手電筒,劉彥軍往裏麵走去。
上次太爺已經告訴劉彥軍和爺爺密室的進出的方法,也讓劉彥軍有空多讀點書。
劉彥軍不知道太爺是何用意,不過提前知道密室的進出辦法,對劉彥軍是好事,上次上山采藥才發現書到用時方知少,現在有空就多看一些書好了,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,多讀一點書沒壞處。
劉彥軍拿著手電筒走到書架旁,轉了一圈才發現這裏的書籍真的不少,有古籍,也有現代書籍,被太爺分門別類的擺放在不同的書架。
最靠近書桌的位置擺放的是醫書,有現代醫書,也有古籍醫書,本草綱目,黃帝內經,……劉彥軍挑了半天拿了一本現在的醫書,圖解中草藥大全。
劉彥軍不是不想看其他的,隻是翻開看了看,完全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啊,看著和看天書差不多,每個字自己都認識,可是連著一起是啥意思?把劉彥軍看的直接陷入了沉思‘我是誰?我在哪?我在看什麼?’
看來看去還是這本圖文並茂的能看懂,下次有空和太爺說說,看看太爺是否有收徒的意念,這中醫大師不收徒不是浪費嗎?憑自己的資質,再加上和太爺的關係,肥水不流外人田啊!
走過存放醫書的書架,後麵一排書架上存放的是道經之類的古籍,劉彥軍隨手拿了一本道德經,太爺不是說自己和道德經有緣嗎,就看它了。
劉彥軍才不會承認,是其他的都太過深奧,自己讀著和天書差不多。
劉彥軍暗暗嘀咕,老祖宗啥都好,就是這留下的書籍太深奧了,一般人根本看不懂,可惜了,自己就是一般人裏麵的一員,從小學的都是現代知識,古書也就看過三字經,百家姓之類的啟蒙書籍,想看這種比大學,中庸還深奧的道經有點難。
自己要讀的書籍選好,劉彥軍又給玲玲挑了一本詩經,和一本論語,這些書籍不算太深奧,是四書五經中的,對她平時教學生也有用。
劉彥軍雖然沒有學古代文學,但是四書五經還是知道的,四書五經是四書、五經的合稱,是表現中國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。
四書包括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倫語》、《孟子》。
五經則包括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,簡稱“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春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