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商君變法,徙木為信,昔年惠文王為太子之時,觸犯法令,太子太傅受國法懲處,我大秦才能變法強國,有今日之強盛,今日公子扶蘇犯法,亦不能免受處罰,臣等請陛下以社稷為重。”眾多老臣子在馮去疾的支持下,紛紛跪地。
李斯掃了身後一眼,拎著手中玉製的笏板,指斥道:“你等今日是非要逼陛下麼?”
“你,昌南侯,膝下一子,借錢予子錢商人放貸,兩月之前,陛下盛怒之下,抄沒子錢商人訾產之中,應有你一份。可陛下垂憐,不予追究汝子過失。”
“你,武定侯,膝下兩子,然你幼子寡人之疾甚矣,先後置千金購買邯鄲歌姬兩名,不過三月,二人皆死,陛下念你長子早夭,故隻對你罰金降爵了事。”
“……”
“還有你,馮劫,汝身為禦史大夫,身負監察下官吏之職責,皇陵之中養出如此多的碩鼠,陛下隻是罰金降爵,仍對汝寄予厚望。”
李斯一步步走在在貴族之中,將以往這些饒斑斑劣跡都相繼了出來,厲聲陳斥。
滿朝上下,能這麼做,並且敢這麼做的,隻有李斯一人。
因為李斯最初擔任的是廷尉,其後才升任丞相,隻有廷尉才可以掌握如此多的卷宗和犯罪事實。李斯雖然離開了廷尉,可並未人走茶涼,繼任者是李斯堅定的支持者。
再加上過往這些貴族犯法,不少也是報到李斯這裏,最後轉呈到嬴政麵前,對此,李斯自然是一清二楚。
最後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李斯丞相的位置,換做他人,誰敢出這番話,大概率的可能就是躺著回到自己的府鄭
最後李斯走到嬴政麵前,麵朝眾壤:“誰無年少犯錯時?陛下寬宥,數次赦免爾等,今日爾等逼迫陛下,他日,你等子嗣犯錯,有何臉麵求陛下寬赦?”
一席話的眾人呐呐不言。
嬴政也猛然意識到,似乎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。表麵上看起來是扶蘇殺了鹹陽令,才惹出了如此大的麻煩。
可實際上,看看站出來的這些人,或多或少在以往扶蘇的曆次諫言中,受到損失。
這是一次反撲,為的就是希望扶蘇可以閉上那張嘴巴,意識到這一點的嬴政,嬴政腦海中產生了一些新的辦法。
之前,嬴政就一直很是奇怪,為什麼馮去疾等等這些人死咬著不放,要彼此勢不兩立,李斯和扶蘇才是如此。原來根結在這裏。
李斯先前的一番陳述,著實給嬴政不的暗示,甚至來,到最後,就是明示了!
這一點,嬴政意識不到,因為他是帝王,而李斯是丞相,二者位置的不同,導致了對這些人心思的把握,李斯比嬴政透徹的多。
“陛下,臣以為丞相言之有理,誰無年少犯錯時。惠文王昔年年少,觸犯法令,其後更正過失,自省其過,登上王位,吞並巴蜀,連橫列國,使我大秦屹立於六國。臣請陛下從輕發落。”
對於局勢的觀察,蒙毅自然知道此刻該什麼,白臉李斯已經唱完了,這黑臉,可就隻能交給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