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八章 扶蘇的覺悟(1 / 2)

巴休烈麵無表情的獨自一人坐在驛站之中,鹹陽城發生了這麼大的事,巴休烈可不是聾子和瞎子。

每,巴休烈都會派人去打探消息。所以,朝廷之中最近發生了什麼事,巴休烈是了如指掌。

巴休烈自然得知扶蘇一劍刺死了鹹陽令閻樂,而起因正是因為閻樂讚同和親。

從這件事情當中,巴休烈嗅到了一絲危險,一絲對匈奴部族的危險。

和親之事成不成,已經對頭曼單於產生了反心的巴休烈現在並不在乎,成了固然可喜可賀,沒成,並不會影響什麼。

和親之事,巴休烈看的可比頭曼透徹的多。頭曼單於這種做法用中國的一個成語就叫掩耳盜鈴。

真以為憑借大秦的軍伍,就可以保住自己單於的位置,巴休烈真不知道頭曼是不是太真了!

而巴休烈感受到匈奴部族會受到威脅的來源正是扶蘇。

這是一個極端危險且不理智的瘋子,巴休烈在心中為扶蘇寫下了這樣的評語。

從目前的表現來看,無疑,扶蘇對匈奴部族是充滿列意的,以致於一聽到有人讚同要將公主遠嫁匈奴,就將同意的那人給殺了……

性格如此剛烈,當真如馬場上陽滋的那一番話,以巴休烈的探聽,自然不難得知馬場那一番話也是扶蘇授意陽滋的。

當知道這個消息,巴休烈又將扶蘇在心中的危險等級提升了兩個檔次。能出這番話已經足以表明不是什麼善茬。

而且,還真的敢做,鹹陽令在大秦是什麼地位,巴休烈送了那麼多金銀財帛,自然是一清二楚,可就是這樣一個地位的人,扶蘇殺就給殺了,甚至連一絲猶豫都沒有,足見扶蘇的不是什麼虛言。

盡管現在扶蘇被貶為庶民了,可誰又能擔保繼承皇位的一定不是這位皇子呢?如果扶蘇繼位,那匈奴崛起的希望在哪裏?

匈奴最先是被李牧那個男人打的元氣大傷,隨後,這個大秦的皇帝,更是派出了三十萬大軍,將匈奴一路驅逐。以致於看著陰山下麵肥沃的草場,匈奴人連一支箭矢都不敢射向秦軍,生怕惹來秦軍的報複。

這樣的日子,對匈奴來已經可怕無比了,如果未來繼承皇位的是這位扶蘇公子,如果領兵的大將是那個在馬場上輕易便降服了汗血寶馬的勇士,那麼,這就意味著匈奴部族永無翻身之日。

匈奴部族隻能如草原上的野狗一樣,像祈求牧羊人那樣,祈求秦廷的寬恕,憐憫些許殘羹剩飯,以此過活。

或許,我匈奴隻有在一位有魄力的單於的帶領下才能走向強盛,隻有如此,才能對抗雄才大略的秦皇,才能對抗如此富庶的秦廷。

想到這裏,巴休烈心中那一顆早已生出的反叛之心更加堅定。頭曼不足以領導匈奴,巴休烈已經十分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。

“自己也應該動身回草原了。”巴休烈目光放向北方。

和親之事,經過扶蘇這麼一鬧,肯定是不能成了,繼續留在鹹陽,也沒有什麼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