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蘇自鹹陽一路出發,一路走來,發現秦能最終掃滅六國不是沒有道理的,農夫躬耕田野,婦女采桑織布,各司其職,一切都井井有條。
秦法的細密,真的為大秦的黔首規定好了一切,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,都交待的明明白白,哪怕進山捕獵都有時間限製。
春夏季節,萬物衍生之際,私入山林打獵,砍伐樹木可是觸犯秦法的。
祖先們早已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,而秦代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將其固定下來。
在兩千年前這個生產力落後的年代,能做到這個地步,實在讓讓人暗自咋舌。
不過,扶蘇知道,之所以能做到如簇步,是因為商鞅變法之後,秦廷六代前後勠力的成果,在地方上的嗇夫、田典、裏正成為了秦廷最基層的官僚係統,秦廷完全可以如臂使指動用這股力量。
如果遇到戰事,秦廷開動戰爭機器,那麼,須臾之間,依靠這些基層的官吏,就可以動員到每一戶人家。這樣的動員能力,是山東六國任何一個諸侯國都不具備的。
扶蘇不禁想起了百年前在秦國主持變法的商鞅,究竟是什麼樣的賢才才能設計出如此縝密並且才般的製度。
隻不過,隨著六國的覆滅,秦國耕戰製度已經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,因為,此時的秦廷麵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已知的國度都已是拔劍四顧心茫然。
秦國前方的道路,已經不知道該何去何從!
征戰百越之地,北擊匈奴等等,都是嬴政在竭力維持軍功勳爵製度,隻是,投入的成本和獲得的收益卻是不成比例。
因為此時的百越,還是一個瘴氣遍布、沼澤無數的地方,遠不是後世的那個魚米之鄉,甚至於來,此時這些地方的耕種方式還是最為原始的刀耕火種。
秦廷花費了海量的資源,可是卻得到這樣一塊地方,自然是難以為繼。扶蘇知道,這是受限於技術以及生產力的發展。僅憑他,也是難以改變。
而隨著帶來的問題就是對軍隊的獎賞,士卒們臥冰嚐雪,遠赴他鄉,流血流汗,可不是打白工的。
秦國軍功勳爵製度下,大秦士卒所向披靡,就是因為充分的物質獎勵,使士卒們相信,隻要自己付出,隻要自己立下軍功,就可以蔭及家人,就可以澤被子孫。
而征戰百越這些不毛之地,秦廷已經不願意繼續做這種虧本生意了,所以,秦國這架戰爭機器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漏洞。
“公子,後麵似乎有人盯著我們。”簡向後瞥了幾眼,然後謹慎道。
“哦?”扶蘇嘴角微微勾起,這才離開鹹陽沒幾,沒想到就追了上來。
看著後麵那幾饒裝束,也不是什麼善類,不過,能如此輕易的被發現,想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。
應該是鹹陽一些官宦手底下的遊俠,瞥了兩眼之後,扶蘇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斷。
從離開鹹陽那一刻起,扶蘇就預料到會有這一幕,一個被貶為庶民的皇子,這些之前利益受到損失的遊俠又怎麼會輕易善罷甘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