鹹陽城中,現如今已是人心惶惶。無數百姓眼中流露出驚懼的神色。
五日前的,當值的太史令向秦始皇嬴政稟報熒惑守心,隨後這個消息便在鹹陽城以驚饒速度傳播開來,到如今,鹹陽城中,對於這一個消息已經達到了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的地步。
太史令,在此時,不僅負責史書的記載,同時還需要兼職文的觀測,是中國古代最早觀測文的文學家,在朝廷之中,享有著超然的地位。
熒惑守心,自古以來就是災禍降臨的標誌,是故,這個消息同時也在以鹹陽城基點,向四周飛快的傳播。
鹹陽城中,百姓都在等候朝廷拿出一個對策,可是,望眼欲穿,朝廷卻是連告示也沒有出一張。
隨即,恐慌的情緒在鹹陽城中蔓延,無數人對此議論紛紛。
得益於這是鹹陽,扶蘇的除誹謗令在這裏運行良好,隻不過,此刻卻是彰顯出了反作用,不少膽大的,是什麼都敢了,幾乎就是明嬴政所代表的的朝廷不具備合法性,才會惹的上蒼發怒,出現這樣的象。
與此同時,在鹹陽城中,一則謠言不脛而走,嬴政並非是先王之子,乃是前丞相呂不韋與趙姬私通之子。
在此之前,若是有人聽到這則消息,估計立馬將出這番話的人扭送官府,以此請賞,即便不這麼做,三言兩語也可以將其駁倒,
可是當熒惑守心出現,這則消息頓時就變的極有市場,再加上除誹謗令的頒布,更是推波助瀾,一時之間,沒有一個人敢出言反駁。
因為熒惑守心,這是意,出言反駁,就是違逆意,信奉鬼神,相信上蒼這是這個時代的百姓普遍的狀態,沒有人會這麼選擇。
就在此時,一襲快馬自鹹陽城的城門一路疾馳,騎在馬上的騎士口中高呼:“河東急報:寶鼎出汾睢,日昭昭,光華在秦。”
然後一路朝著鹹陽宮奔去,隻留下一地迷茫站在街道兩側的人群。
當有人反應過來,朝身邊人問道:“剛才那名騎士什麼?”
立即有人將先前騎士口中的話重複出來:“寶鼎出汾睢,日昭昭,光華在秦。”
出這話的人此時還未反應過來,隻是機械的在口中重複,略微重複了幾遍,那人猛然抬起了頭,似乎意識到了什麼,旋即便看到了同樣帶著震驚之色看著他的百姓。
寶鼎出汾睢,僅是這句話,已經有人自動腦補出這就是九鼎,不然的話怎麼配寶鼎這個詞?
而之後的補充,在眾人看來,更是有力的明了這一點。
在九鼎出世這個消息砸進了此時這個鹹陽城,就猶如將一顆巨石扔進了水池之中,本來產生的波瀾,通通在九鼎出世這個消息引起更大的波瀾麵前消散。
鹹陽城中,一石激起千層浪,熱議紛紛。
…………
鹹陽宮中,趙高如同一根柱子一般矗立在秦始皇嬴政的身側,自太史令將熒惑守心的消息稟報給嬴政之後,嬴政原本被扶蘇略微有些撫平那顆多疑的心又有些躁動,此刻看待眾人都帶著一種懷疑的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