鹹陽一座宅院之鄭
扶蘇伸了一個懶腰,看著麵前這厚厚的一遝白紙上麵布滿了字跡,在一旁,還有著十幾箱的竹簡,扶蘇露出滿意的笑容。
整整兩個月,扶蘇閉門不出,終於將大秦所有的律法全部瀏覽了一遍,同時,針對這些,扶蘇還將自己修改的意見寫到了白紙上。
秦律中一些重要部分,扶蘇反複察看,甚至已經到了熟讀成誦的地步。
對於秦律的浩繁與縝密,扶蘇歎為觀止,甚至於對垃圾如何處理,何時能夠進山捕獵,都有著詳細的規定。
後世吹捧外國人對環境如何如何重視,熟不知在兩千多年前的社會,中國就已經用律法將其規定下來。
夏禹曾下令:春三月,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,網罟不入川澤,以成魚鱉之長。
商湯有網開三麵,隻留一麵的典故,周代曾頒布《崇伐令》:毋填井,毋伐樹木,毋動六畜,有不如令者,死無赦。
而秦法當中的《田律》更為仔細縝密,幾乎涵蓋了關於環境保護的方方麵麵。
看到這些,扶蘇對於秦法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,難怪漢承秦製,蕭何隻不過將秦法稍作修改,便成為了漢代奉行的法律,如此仔細縝密的法律條文,是秦自孝公之後,一點一滴完善起來的。
而這些寶貴的資源,最終統統為劉邦做了嫁衣,成為劉氏子統治下的根本。
扶蘇對於自己還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,從民間遊曆了一趟,對於自己原本一些拍腦袋想出來的決策全部摒棄了,這些政策,倘若沒有這趟遊曆,扶蘇深切的知道會誤國誤,更會惹得百姓怨聲載道。
扶蘇更是發現,任何一項政策的推行以及頒布都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,隻有如此,才能凝聚大勢,推行起來才會順風順水。
所以,對於軍功名田勳爵製度的變革,扶蘇已然有了一些想法,但扶蘇知道,這些還不夠成熟,因為他對軍旅還欠缺足夠的了解。
更何況,這是大秦的根本,亦是大秦橫掃寰宇,彈壓下的依仗。如若沒有萬全的準備,決然不可變動,因為涉及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。
若是自己拍腦袋做出決策,挑戰了大多數饒利益,那真是獲罪於,無可禱也,即便是嬴政,也救不了自己。
不過,扶蘇同樣明白,大秦已然到了不變不行的地步了,整個帝國已經找不出第二個人來,可以有他父親嬴政一樣的才能與手腕,可以通過溫和的方式,來改變大秦。
而他的父皇嬴政,扶蘇知道,最多還能勉強支撐兩年,他的到來,並未能延長嬴政的壽命。
為此,扶蘇已然決定要找個機會去北方軍旅走一趟,去跟隨蒙恬學一段時間帶兵的經驗,去了解一番士卒的想法,隻有如此,方能製定出真正適合大秦的軍製。
“公子,簡回來了。”一人見扶蘇沉思,在門外彙報道。
“簡叔回來了。”扶蘇猛然起身,顯得有些欣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