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秦國統一的征途當中,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工程便是鄭國渠。
這個工程乃是在秦王政元年開始動工,當時,韓國懼怕秦國,便派遣水工鄭國入秦,獻策修渠,試圖削弱秦國的人力資財,疲憊秦國軍隊。
可以,韓國給秦國挖了一個超級大的坑,可是,秦國義無反鼓跳了下去,那個時候,連仗都不打了,集中全部人力物力一門心思的修渠。
期間,鄭國的間諜身份泄露,引發了秦王驅逐停留在鹹陽六國士子的事件,然後李斯上了諫逐客書,李斯步入了嬴政的視野。
可是,嬴政非但沒有處置鄭國,依舊繼續讓鄭國修渠,最後鄭國渠得以修成。
關中平原本就沃野千裏,而鄭國渠修成之後,更是如虎添翼,灌溉麵積達到了四萬頃,即使到了幹旱年份,也一點不慌。
秦國國力得以迅速恢複,韓國非但沒有拖延秦國滅國的步伐,反而加速了這個過程。
秦國不僅從韓國挖的這個坑爬了出來,而且,還順手把韓國給埋了。由此看來,其實挖坑埋人也是要看對手是誰的。
鄭國渠,放到別的國家,妥妥會因為朝堂扯皮以及其他諸多原因最後半途而廢,空耗人力物力,而放到了秦國,在耕戰製度下,反倒成全了秦國。
修渠的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,而扶蘇離開鹹陽宮的路上,也開始琢磨此事,不過此事是作為長遠打算,想要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,自然是不可能。
要想看到效果,起碼也需要渠道修成之後,一年以上,方才可以。
馬車緩緩停下,扶蘇當即掀開門簾,步入少府。
如今,少府之中的官員對於扶蘇來訪已經見怪不怪了,都知道自家的頂頭上司少府令章邯與扶蘇相交甚好。
一路上不少人見到扶蘇紛紛作揖,扶蘇隨手攔住一個官吏問道:“邯公在何處?”
“啟稟公子,少府令正在裏麵辦公,公子進去便知。”
得到答案,扶蘇便將官吏放了過去,自身徑直朝著裏麵走去。
少府之中,章邯臉上露出興奮之色,剛剛他接到一份統計報告,是今年銷售的曲轅犁,在關中,曲轅犁的威力展現出來之後,少府瞬間多了大批的訂單。
其中有不少勳貴甚至托關係,想要買上一些曲轅犁,章邯自然知道,因為軍功勳爵製的緣故,這些讓到了爵位,相應的,也得到了大批的良田。
而如今,曲轅犁能顯著提高效率,這等消息自然瞞不過他們的眼睛和耳朵,也因此,造成了這副局麵。
還有一些豪商,也動用自己的關係,想要和少府牽上線,從少府拿到曲轅犁之後,拿到其他地方轉手一賣,這錢就嘩嘩流入自己的口袋裏了。
少府賬麵上一下多出了這麼多錢,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政績。
忽然一人走到章邯身邊耳語了幾句,章邯臉色一變,道:“快請。”
“不必了。”扶蘇從門外走了進來,道:“邯公,扶蘇此來是有事找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