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 建立隧營(1 / 2)

李左車怔怔的看著扶蘇,似乎有些不相信扶蘇所的話語。

扶蘇笑道:“不僅先生之祖父,七國之忠烈臣子悉數入廟,得享血食,受下人供奉。”

李左車聞言恍然,道:“公子此舉是想借此收下人之心?確實是妙手,隻不過,公子此舉所遇之阻力,非同可。”

扶蘇微微一笑,道:“做與做不成,做還是不做,兩者之間有壤之別。扶蘇姑且一試。”

這個想法在扶蘇心中盤桓了很久,久到離開洛陽之後,這個想法便在扶蘇心中揮之不去。

可扶蘇始終將這些埋藏在心底,今日再度見到李左車,扶蘇便將這個想法吐露出來一些。

扶蘇知道,此事一旦拿到朝堂之上討論,必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
姑且不與扶蘇現如今處於敵對關係的馮去疾父子,便是蒙氏兄弟對此多半也不會表示讚成。

而嬴政,或許能看到此事的長遠利益,可是,為了維持朝局的平穩,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,多半也會不讚同此事。

環顧朝堂,扶蘇甚至找不到一個盟友來支持自己。

一個對眾多朝臣根本無利益之事,自然提不起多大興趣,反倒是會授人以柄。

雖然如今六國已經覆滅,可是秦廷當中多數官員仍自覺的將六國視為敵國,包括民間亦是如此。

而這種情緒,對於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來,實際上是頗為要命的。

扶蘇想做這件事情,不僅有著為大秦收納下人心的考量,亦是為下人將下混一這個觀念豎立在心中奠定一個基礎。

同時,也是從另一個方麵證明命在秦。

山東六國有如此多忠貞為國之士,可最終卻依舊敗在秦國手中,這其中緣由自然是命歸秦,亦是暗無聲息的指斥六國君王的昏庸與無能。

這其實和滿清皇帝使用的套路基本都是差不多的。故意抬高袁崇煥,實際上就是指斥崇禎昏庸無能,擅殺忠臣,最後才會社稷顛倒,國家滅亡。

區別在於,袁崇煥頗具爭議。而扶蘇意欲入廟的這些人,確實是深得民心,至今在大秦的各地,仍有不少人感念這些人,基本沒有什麼爭議。

就比如屈原,楚地的百姓對於這位三閭大夫可是頗為擁戴。

李左車舉起酒杯,敬道:“不管公子有何目的,左車在此都要一句謝。”

完一飲而盡。

夜幕沉沉,扶蘇被人送回到了郡守府,及至半夜,方才醒轉。

扶蘇搖晃了幾下腦袋,頗為頭疼。楚酒雖然不如秦酒厚烈,可是多飲之後,仍舊不免留下一些後遺症。

對於自己向李左車承諾之事,扶蘇自然記得一清二楚。

走到桌前,提筆書寫,寫下了一封信函。

這件事,目前來,不宜大肆聲張,唯有先得到嬴政的允準之後,方可再逐步謀劃,拿到朝會之上,交於群臣討論。

若是連先和嬴政商量一番都沒有,隻怕此事最終很大的可能便是告吹。

即便是要獲得嬴政惡允準,也是頗為艱難,這一點,扶蘇早有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