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恬亦是參加過掃平六國的戰爭,後來又蒙嬴政信任,領兵三十萬,北擊胡人,自然對兩者作戰方式感受十分深刻。
與山東六國作戰之時,可以,對於土地是錙銖必較。可是麵對胡人,胡人壓根就不在乎。
再加上胡人又有馬匹,一人三馬乃至於四馬,故而顯得機動靈活多變。
而蒙恬又不敢率軍過於深入草原,須知,在草原上,一望無際,沒有任何標識物,即便是一些牧民也常常迷失方向,更不用領軍在草原上作戰了。
對於後勤補給亦是極大考驗。倘若胡人派兵截斷後勤,這深入草原的數萬大軍,就隻能坐以待斃了!
對於扶蘇提出來的方略蒙恬認為是極好的,隻不過,蒙恬認為,實施起來的難度卻很大。
要知道之前李牧為了勾引匈奴人上套,打敗仗打了幾十次,期間還被趙王撤換過一次,整個布局謀劃有三四年之久,最後匈奴才打定主意,一舉入侵,撞進了李牧早就設好的陷阱之鄭
“公子,此事隻怕行之不易!”蒙恬還是委婉道:“胡人雖不通詩書兵法,可也是狡詐之輩,想要對其合圍重創,很難。”
扶蘇微微一笑,道:“蒙卿,若是胡人聽將軍病重,你以為會如何?”
蒙恬看了一眼自己,頓時明白了扶蘇的用意。
的確,胡人不敢南下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忌憚蒙恬,而如今,聽聞蒙恬病重,隻怕高心都要跳起來了!
如此一來,秦軍隻需要以逸待勞,便可給予胡人以重創。
蒙恬對扶蘇此時頗有些敬佩之意,能因勢利導,想出這樣的計策,足見扶蘇成長的頗為迅速。
戰爭本就是一場藝術,隻能因勢利導,不可逆勢而為。而麵臨一個知兵的大秦繼承人,蒙恬自然是發自內心的高興。
看著蒙恬,扶蘇心中頗有些猶豫,自己應不應該將自己的一個想法了出來旋即,扶蘇決定還是出來為好。
抗胡人南下,這一點要做到,不是太難。可解蒙恬兵權,這也是必須要做的,不然,一旦讓嬴政覺得連他扶蘇都解不了蒙恬手中的兵權,隻怕事情會變的更加糟糕。
因為,嬴政未來如果打算讓扶蘇繼位,繼位之人居然指使不動三十萬秦軍,這將是一個何等可怕的場景?
如果不是扶蘇繼位,更要堅決徹底的消除蒙恬在軍中的影響,為繼任者鋪路。
這駐紮在邊境的三十萬大軍已然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。
這一點,嬴政心中早已有所籌劃,比如扶蘇被扔到這上郡,如果扶蘇完不成這個任務,嬴政自然還有後手,必要時刻,處死蒙恬也是應有之理。
而扶蘇,亦是對嬴政心中的忌憚略知一二。
隻不過,扶蘇知道,這件事還急不得,隻能循序漸進,漸漸消減蒙恬手中握有的力量。
一方麵是不讓蒙恬難堪,而另一方麵,扶蘇就是想借此保護蒙恬。
此時,三十萬大軍對於蒙恬來可不是一張護身符,而是一張索命符。